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愈加频繁。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以外资银行为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外资银行的必争之地。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允许外资银行将其在中国境内的分行转制为法人银行,取消了之前对外资银行在所有权、经营权方面的有关限制,给予其同等的国民待遇。在这样的利好形势下,外资银行在华的直接投资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此时,研究外资银行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我们分析外资银行选择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作用因子,还可以通过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更好的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通过整理有关外资银行直接投资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以及主要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以“客户追随效应”、“内部化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为基础的文献研究进行述评;第三章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实证研究,也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笔者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及局限性,根据实证模型的结果进一步得出研究结论,并指出了文章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本文以“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为理论基础,并以此为框架建立了实证模型,分析验证了2005-2012年间外资银行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样本银行是在我国注册的30家外资银行。实证结果显示,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能够解释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直接投资。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强化我国的区位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在宏观层面,我国可以加强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政策引导和日常监管,以吸引高质量的金融机构投资于我国;在微观层面,我国的商业银行自身要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实现“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海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