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危险性评估的价值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多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据报道,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50%,其中猝死约占全部死因的50%。由于该病的猝死率高,且多发生在一些较为年轻的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迫切需求寻找较为理想的猝死预测因子,对DCM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从而有效的防止猝死事件的发生。目前对DCM患者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较多,但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且很多猝死预测因子尚存在争议。近期有研究发现(调整年龄因素影响后),心电图显示QRS波电压振幅增高及心肌复极异常的左室肥厚者所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4~7倍,猝死风险增加3~5倍。据报道,心电图导联电压振幅增高是肥厚性心肌病一项显著的猝死危险因子,肢体导联振幅和比Sokolow-Lyon指数对猝死的危险性评估准确,敏感性强;而肢体导联振幅时限积及12-导联振幅时限积对猝死的危险性评估比肢体导联振幅和准确,其中肢体导联振幅时限积≥0.7mv(sOR=31.5, p<0.0001),12-导联限乘积≥2.2mvs(OR=31.0, p<0.0001)。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心电图导联电压振幅和及振幅时限积对DCM患者的猝死预测价值。本研究目的皆在探讨心电图导联振幅和、导联振幅时限积及其它的心电图特征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危险性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DCM且在本院住院的患者65例,搜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有过猝死的病史,将入选的65例DCM患者分为猝死事件组及病例对照组。另外选取定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者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有过猝死病史的DCM者,选择猝死事件发生前的心电图,如无猝死事件发生前的心电图,则选择入院第一天的心电图资料。对DCM对照者和健康对照者,选择入院第一天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根据心电图记录的资料,计算心电图导联电压振幅和及振幅时限积。分别比较DCM猝死组与DCM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心电图差别,探讨心电图导联电压振幅和及振幅时限积是否可用于DCM患者猝死的危险预测指标。结果:1.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及左室高电压的发生率低,对猝死预测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22.7%、13.6%。因此肢体导联低电压及左室高电压不宜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测指标。2.当肢体导联振幅和的取值范围在3.0~7.0mv之间时,猝死预测的敏感性相对较高63.6%(OR=0.68,95%可信区间0.23~2.03; p=0.485),但OR的确切值包括无效值1.0,证明肢体导联振幅和在3.0~7.0mv范围时猝死预测的价值无意义,且p>0.05证明肢体导联振幅和在上述范围时,扩张型心肌病猝死者与未猝死者重叠的范围较大,猝死预测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肢体导联振幅和在敏感性相对较大时也不能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猝死预测指标。3.与肢体导联振幅和对猝死危险性评估的价值相似,Sokolow-Lyon指数≥2.0mv、肢体导联电压振幅时限积≥0.37mvs、12-导联电压振幅时限积≥1.37mvs对猝死预测敏感性相对较强,但猝死预测的OR值也不确定,猝死预测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结果表明,Sokolow-Lyon指数、肢体导联振幅时限积及12-导联振幅时限积在敏感性相对较大时,也不能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预测指标。4.当肢体导联电压振幅和≥7.7mv、肢体导联振幅时限积≥0.7mvs、12-导联振幅时限积≥2.2mvs及Sokolow-Lyon指数>3.8mv时,对扩张型心肌病猝死预测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13.6%、18.2%、36.4%、13.6%。因此,肢体导联振幅和≥7.7mv、肢体导联电压振幅时限积≥0.7mvs、12-导联振幅时限积≥2.2mvs及Sokolow-Lyon指数>3.8mv时也不宜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测指标。5.胸导联振幅和及12-导联振幅和与上述结论相似,猝死预测的敏感性较高时,发生猝死者与未发生猝死者心电图振幅重叠程度较大,猝死预测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胸导联振幅和及12-导联振幅和也不能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预测的指标。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QT离散度、频发的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DCM患者的猝死密切相关,其中QT离散度≥60ms时DCM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是QT离散度<60ms的6.89倍,有频发的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的DCM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是无频发的多源性期前收缩的10.09倍,左心室射血分数与猝死的发生呈负相关(OR=0.24, p<0.001),心功能越差猝死的风险越大。结论:心电图导联电压振幅和、振幅时限积及Sokolow-Lyon指数与扩张心肌病患者猝死的发生无明显关联,不能作为DCM患者猝死的预测指标。而左室射血分数、频发性的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及QT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猝死密切有关,而且心功能越差、频发的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越多、QT离散度越大,猝死的风险越高。
其他文献
发表于2010年的《房间》是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力作.《房间》讲述了一个19岁少女遭到绑架和监禁长达7年的故事.鲜少研究从创伤理论解读该小说.结合创伤理论,本文分析了母
高校德育工作现状:成绩斐然,问题严峻    新时期以来,尽管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随着社会转型而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在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高校德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成绩斐然。教育部于2006年上半年组织开展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价值判断的主流积极健康。97%的学生同意“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82%的学生同意“市场经济一样需要雷锋精神”;75%的学生不同意“帮助别人会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