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癌是常见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率低、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是一种创伤少、疗效快、安全有效的肝癌微创治疗方法。RFA在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不可避免损伤正常组织而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患者RFA术后普遍出现发热、转氨酶升高等阴虚毒热或阴虚温热证现象。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其中重要一环。目前中医药研究只有少量个案报道,且研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环核苷酸(cAMP、cGMP)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物质代谢,基因调控、增殖、分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体内代谢失调,可引起细胞分化、增殖异常,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皮质醇(CORT)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生理情况下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并利于组织的修复,应激状态下CORT升高可调节和适应机体内环境紊乱,有利于病情缓解和恢复,但过度升高或过度降低则可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及抑制免疫反应等并发症。本实验使用VX2鳞状细胞株采用移植法建立兔肝移植瘤动物模型并行RFA治疗,检测兔肝VX2移植瘤RFA术前后及中药养阴抗毒胶囊干预前后血常规、肝肾功、CORT、cAMP、cGMP的动态变化,在光镜下观察干预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养阴抗毒法对肝移植瘤模型RFA术后反应的影响,探讨RFA治疗肿瘤及中医药对提高RFA治疗效果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及结果实验1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肝移植瘤模型。分为4组:A组预防组;B组治疗组;C组抗生素组;D组空白组。在B超引导下行RFA治疗,术后两周处死动物并做肝组织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变化。结果A、B、C组可见细胞大量凝固性坏死,血常规、肝肾功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以C组为甚,D组无变化。实验2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肝移植瘤模型,分为:A组中药干预组、B组RF组、C组模型组、D组空白组,在B超引导下行RFA治疗,术前1天、及术后1、3、5、7天检测CORT、cAMP、cGMP动态变化。结果RFA后普遍存在cAMP和CORT升高、cGMP降低现象,中药养阴抗毒胶囊可显著升高cAMP、降低cGMP并使CORT在适当范围内波动。结论本实验采用移植法成功建立兔肝移植瘤动物模型,在B超引导下行RFA治疗,实验发现中药养阴抗毒胶囊可能通过升高cAMP,降低cGMP而启动人体内第二信使并激活HPA使CORT在适当范围内波动而减轻或缓解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而提高RFA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