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ffServ模型的层次化QoS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网络得到飞速发展。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未来所蕴涵的巨大发展潜力几乎没有人怀疑。IP业务的多样化和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使用它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且用户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网络设施和技术的发展速度。正因为这样,网络资源变得很珍贵,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IP网络上保证用户信息传输质量就成为一个热门的并且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IP QoS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P QoS是指IP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是指IP数据流通过网络时的性能。它的目的就是向用户提供某种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它有一套度量指标,包括业务可靠性、延时、延时抖动、吞吐量和分组丢失率。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种类的增多,大量新兴的业务,如VoIP,IPTV等业务都以IP网络作为承载网络,同时,运营商希望在现有的接入网的基础上架设下一代网络,这就要求网络设备不仅能够进一步细化区分业务流量,而且还能够对多个用户、多种业务、多种流量等传输对象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层调度。对于这种情况,普通的QoS无法满足要求,于是一种新的层次化QoS调度策略便应运而生。本文在对QoS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对普通的QoS区分服务模型中的报文分类,流量监管和整形,拥塞避免,拥塞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为层次化QoS模型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层次化QoS模型的设计中,结合对区分服务模型的研究,对层次化QoS模型的在网络设备中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在针对QoS特性技术中的流量监管、拥塞管理和拥塞避免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的基础上,对层次化QoS模型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并对层次化QoS调度策略和普通QoS调度策略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验证了层次化QoS调度策略的分层调度能力。
其他文献
相比于基于CDMA的3G技术,以MIMO和OFDM为技术基础的现代无线通信系统,拥有更高数据传输能力和频谱利用率。但对于LTE系统,正交多址的方式使得小区间干扰非常严重,传统的小区
路由是网络基础功能模块之一。在网络路由的初期设计与应用中,并没有考虑作为路由体系结构之一的路由协议的安全性。目前对路由安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路由源认证和路由消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