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我国石油(包括成品油)净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二十年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随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12年中国石油消费超过4.83亿吨,进口依存度超过50%,但我国在世界石油市场上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世界石油价格。 当今国际石油市场上,美元垄断着计价货币的地位,石油美元计价体系既维系着当前国际石油利益格局,同时又是国际金融和石油市场动荡的制造者。美元汇率的变动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 通过相关系数模型,作者研究了1999至2012年间美元指数与WTI的联动性,发现两者总体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但也有正相关的情况,负相关的程度明显大于正相关的程度。通过对1999至2012年WTI和美元指数的联动性测算,得出美国宏观经济是美元汇率影响石油价格最重要的间接因素。当美国经济繁荣发展时,美元指数与石油价格同向增长;当美国经济低迷衰退时,美元指数与石油价格逆向而行。 美元指数与WTI负相关的内在原因是石油美元计价体系下存在着“特里芬悖论”,即各国要想购买石油以发展经济,必然要求美国输出美元,成为贸易逆差国,从而使美元下跌与美国要维持石油美元计价体系必须使美元币值保持稳定之间的矛盾。这一悖论正是石油美元计价体系的天生缺陷,如何弥补或打破重建国际石油计价体系,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