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城市群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效率优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公共服务水平作为衡量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大中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设施配置的人性化、高效率特征凸显。然而,与城市地区相比,许多小城镇仍处于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的低标准、低效率阶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步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同时,在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目标下,小城镇作为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的关键节点,提升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从另一方面来看,小城镇普遍面临经济实力不强、财政供给不足、人口规模偏小、社会资源有限等现实问题,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困难和阻碍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在现实条件制约下,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和发展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优化小城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和使用的综合效率是解决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的突破口。本文选取江西省环鄱阳湖城市群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征及问题,并依托城市群优越的发展背景条件及示范性,提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效率优化的新方法、新模式和发展策略。  配置效率是影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配置效率低下造成的,低效率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仅造成政府财政投入的折损,也令居民的使用满意度降低。本文通过对环鄱阳湖城市群内小城镇展开广泛的数据收集和深入的田野调查,掌握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特征和居民使用情况,从政府配置和居民使用两个层面,对设施配置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同时,对目前环鄱阳湖城市群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圈层结构特点与类型特征进行研究。最终基于公共服务产品效率理论和小城镇生活圈互动机制,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发展特征,得出小城镇公共服务中心分级模式和基于分级模式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以此提高环鄱阳湖城市群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效率,并为江西省及其他地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效率优化提供方法借鉴。
其他文献
该文由当前中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公共空间失落的问题发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进行反思,深究当前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对"以人为本"的重视和认识不足.进而剖析其理性
西安明城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核心,千年古都之神髓。 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构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中国乃至东方传统建筑而言,屋顶是最富有艺术魅力的组
本文针对当今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和创造性设计及其技术实现在博物馆建筑中的应用展开论述,着重分析和介绍博物馆建筑的基础理论、发展现状与趋势、创造性设计及其技术实现的历
随着上海城市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日趋繁忙,交通拥堵经常发生.市政府采取大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高架道路的建设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然而高架道路所带来的对城市的影
城市风景区处于中国风景区体系之中,具有一般风景区的特征和价值.城市风景区的产生是因为这类风景区历史上与城市发展联系紧密,现阶段城市快速发展,不断外延,城市内部和城市
中国正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来临!中国正从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中走出,走向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文明!在推土机和水泥搅拌机隆隆作响的今天,昔日多姿多彩、各具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在日益消
学位
市政建设是近代上海都市形成与发展历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市政控制与市政设施更是具有深层意义的影响因素。但因其往往为近代上海绚烂而直观的建筑艺术成就所掩盖而成为
学位
随着九十年代我国新一代校园建设的高潮,高校校园规模和面积都在不断扩大,传统大学生生活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的推动下出现了走向校外的趋势,产生了各种类型的大学生校外居住
近几十年来,建筑产业化和建筑信息模型风靡了全球的工程建设行业。建筑信息模型的兴起及推广为工程建设行业解决一些以前不能够处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建筑产业化过程中
当前经济转型期间,我国土地利用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土地无偿划拨制度逐渐被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所代替,土地市场正在形成。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效率与公平应该成为平衡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