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现代汉语示证范畴,在充分观察现代汉语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了示证范畴的内容和本质,为示证范畴给出了新的定义,对它进行了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事实的分类,重新审视和探讨了示证范畴与情态的关系,探讨了示证范畴与直指、否定、语境之间的密切联系,重点考察了现代汉语的示证表达方式,并就示证等级问题作出了理论分析,还对现代汉语中一些典型的示证成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一章“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说明了示证范畴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对示证范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示证范畴的定义,并简单描述了外语和汉语的示证表达方式,继而从相互独立说、示证包含情态说、情态包含示证说和相互交叉说四个方面讨论了示证和情态的关系。另外,本章还对示证表达与直指、否定之间的关系作了介绍。第三章我们把现代汉语的示证表达分成了四类进行讨论,分别是感知型、推断型、传闻型、零示证。第一类属于直接示证语,提供直接证据来源,后三类属于间接示证语,只能提供间接的证据来源,即第二手甚至是第三手资料。不管是直接示证语,还是间接示证语,它们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高频率地使用着。第四章在Givon对证据的可靠性等级的基础上讨论了示证的等级问题。我们认为,使用不同的示证语就会表示不同的示证等级。零示证语的句子同样可以给我们传达信息,有时候甚至比使用示证语的句子更加让人觉得可信。同时认为,示证的等级受语境的影响非常大,要在具体的语境下讨论示证的等级问题。另外,本章还对零示证语和一般示证语的可靠性高低作了比较描写。第五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看来”和“看起来”、“看上去”和“看起来”、“看着”和“看起来”、“仿佛”、“似乎”和“好像”这四组现代汉语典型示证成分。第六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