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晋江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有限的土地供给与无限的用地需求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的发展逐渐面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土地是一种不可移动的稀缺资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其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研究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对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本底和承载状态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土地利用功能调整和引导以及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建议,使土地得到协调利用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城市型县(市)——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为评价对象,以地块和乡镇为评价基本单元,在分析和识别土地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承载本底、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对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晋江市土地利用功能布局调整和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1)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总体水平较高。全市很适宜、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例达63.51%,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台地区域以及低丘缓坡地带。(2)晋江市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不多,全市很适宜和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18902.3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28.54%,;基本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3297.31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4.98%。(3)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承载状态Ⅰ级(可载)的面积44315.31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66.89%;承载状态Ⅱ级(临界)的面积19107.65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28.84%;承载状态Ⅲ级(超载)的面积2824.17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4.26%。Ⅰ级和Ⅱ级的面积占全市陆地总面积95.74%,表明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匹配程度总体上较高。(4)全市耕地人口承载指数为0.17,耕地承载能力属于严重超载状态;全市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指数为0.77,属于轻度超载状态;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人口承载指数为2.07,属于可载状态。(5)尽管目前晋江市土地开发建设仍有一定的潜力,但受到土地开发强度(47.31%)偏高,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约束,晋江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建设的规模十分有限,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增量约束和存量挖潜的阶段。(6)针对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提出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保证粮食安全等对策建议,提高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