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载荷稳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raya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载荷极易受到姿态变化、气流扰动、机体振动、摩擦等扰动的影响,造成机载视频图像抖动、模糊,严重影响到其在军事领域及民用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对其进行扰动补偿方法和稳定控制技术的研究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以搭载于课题组自主开发研制的Hex-rotor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机载云台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机载云台系统的扰动补偿方法和稳定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微小型载荷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总结了国内外机载云台系统的扰动补偿方法和稳定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建立了机载云台系统和俯仰、偏航、滚转通道的模型,深入分析了系统中每个通道上存在的扰动及通道间的耦合扰动;影响机载云台系统的主要扰动来源及其对载荷成像质量的影响,为扰动补偿和稳定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机载云台系统的扰动补偿和稳定控制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扰动观测器的模糊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从扰动补偿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已有基于速度信号的扰动观测器难以补偿噪声干扰的问题,通过在原有控制结构中引入一个补偿控制机构,提高其补偿噪声干扰能力,并分析了改进控制结构的鲁棒稳定性。在改进扰动观测器补偿扰动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系统的万能逼近理论来进一步逼近系统扰动,进一步提高其扰动补偿能力。抗扰动和稳定精度实验均表明,机载云台系统抑制扰动的能力和视轴稳定精度均明显提高。针对机载云台的扰动补偿和稳定控制的要求,将机载云台的伺服控制系统和隔振系统相结合,提出一种机载云台的复合补偿控制方法。在伺服控制系统隔离载体扰动、保持机载云台稳定性的基础上,利用隔振系统抑制机载云台的振动,提高系统补偿扰动的能力。同时,通过隔振系统对高频振动的平滑作用改善了伺服控制系统的时延。振动实验表明,引入隔振系统后,系统振动的幅值约下降至引入前的1/5,振动隔离度提高了约15d B。有效地抑制了振动对机载云台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机载云台伺服控制系统中控制结构的抗扰动性能、动态响应性能及鲁棒性,提出了一种采用陀螺仪为速度内环,光电编码器微分后构成速度外环的具有双速度环的控制结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与比单速度环结构相比,其抗扰动能力更强,控制性能更好。针对机载云台伺服控制系统中稳定精度与快速平稳响应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模糊切换条件的模糊自适应PID伺服控制策略。采用控制规则的自学习和自调整因子的引入来满足在不同状态下系统的控制要求,保证系统动态响应的快速性;利用变速积分PID控制实现精细调节,保证系统的稳态精度;基于“模糊切换规则”的模糊切换条件克服了阈值切换引起的抖动问题。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均显著减小,复合控制策略的设计以及自适应机构的引入对提高响应速度、抑制超调起到了有效作用;稳态实验结果表明,稳定精度和运动平稳性都优于常规模糊控制方式,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稳定精度与快速平稳响应之间的矛盾。
其他文献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张恭庆院士:中国要成为世界数学强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国内某研究所的Talyrond73型和Talyrond300型两台圆度仪都出现了故障,需要维修。受该单位委托,对这两台圆度仪分别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和维修。Talyrond73型圆度仪是泰勒·霍普
新华网作为主流媒体于2012年启动了数据新闻项目,2015年11月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中国新闻名专栏"奖,2017年11月其发表的作品《征程》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笔者对新华网201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膨胀系数低、耐磨性良好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天、航空结构件、发动机耐热和耐磨部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当今金属
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其吸能元件吸收了大部分能量,因此其吸能元件的抗撞性能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设计人员重视。吸能元件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上
译文文字本身或是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不能完全决定译作的"再生",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使译文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主流的诗学要求。并且在主流诗学与译者个人诗学中做出协调。
<正>推荐度指数★浙江省2019年1月发布全国首部环保技术白皮书——《浙江省环保技术2017年白皮书》,从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物与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三个篇
电视剧《血色湘西》中爱情悲剧的根源,一方面是由当时"国家落后、民族衰微"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家长制度以及狭隘的家族思想和复仇意识这些历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器官移植术成为一项拯救器官衰竭病人的重要手段。在死者器官移植方面,各国立法重视器官供体的数量,却忽视保护死者利益,未能贯彻供体利益优先的原则。本
本课题源于导师的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碳纤维/原位生长纳米HA协同强韧HA复合材料的研究(2014JM6233)”和“玻璃纤维/微孔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研究(2010JM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