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家口地处中原地区与蒙古草原的交界处,自古以来便是不同文明间冲突与交流融汇的场所。初建于明朝前中期的张家口堡本来是明代长城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宣府都是对抗蒙古南侵的前线。然而隆庆和议的签订开启了一个蒙古草原与中原地区开展贸易的时代,随着在张家口堡的互市贸易的兴起,一个“市圈”开始出现,并最终被建设为一座新的城堡,来远堡。在明末,来远堡就没能发挥原本作为防御要塞的主要作用,反而成为蒙汉互市贸易的主要场所,并成为茶叶之路的新节点。到了清朝建立,来远堡新的北门大境门开启,随着北方草原局势的稳定,以及旅蒙商制度的建立,张库商道逐步建立起来。而在明朝就因开中法而崛起的山西商人,也陆续云集于张家口来远堡,开展贸易活动。其中八家主要商人通过在清朝崛起过程中给予帮助,在清朝建立后获得八大皇商的地位,奠定了山西商人的地位,在八大皇商衰落后,山西商人仍然在张家口,在来远堡主宰着商业贸易。而中俄贸易的开启,最终使得张家口来远堡到恰克图之间的贸易路线得以确定下来,来远堡与大境门外成为对蒙对俄贸易的中转站和主要地点,进入一个空前繁盛的地步。但是随着清末民初局势的变化,来远堡的商业慢慢没落,同时其功能也在发生着改变。来远堡的发展与变迁,不仅揭示了张家口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也给今天的人们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