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制冷在集装箱船空调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ohecha_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利用船舶余热的吸附式制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渔船上,对在远洋集装箱船上应用的研究还仅仅是初步设想。但是作为一种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绿色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制冷界关注的热点。吸附式制冷的优点符合了当前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总趋势。固体吸附式制冷可以采用太阳能或余热等低品位热源作为驱动热源,不仅缓解电力的紧张供应和能源危机,而且能有效的利用大量的低品位热源。另外,吸附式制冷不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无CFCS问题,也无温室效应作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吸附式制冷受到重视研究不断深化。连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吸附床(解吸床和吸附床),发生器的功能相当于传统制冷中的压缩机。第二部分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及流量调节阀,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与普通的制冷系统相类似。船舶排气温度大都在400℃以上,尾气中蕴含着大量的余热,约占燃油燃烧总能量的30%-40%以上,而船舶空调和冷库又需要大量的制冷量,因此通过吸附式制冷来回收这部分余热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然而吸附床传热性能差,系统制冷效率低,限制了吸附式制冷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吸附式制冷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吸附床,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功能。本文根据集装箱船主机的运行参数计算出该船尾气流量和尾气中可利用的余热,据此计算出吸附床的尺寸大小和吸附工质对的质量,设计出一种新型吸附床。本文分析了吸附式制冷在远洋集装箱船空调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其在实船应用进行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吸附与脱附过程的自动切换,为吸附式制冷空调在远洋集装箱船中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多代杉木林地的地力衰退是围绕杉木产区林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该试验是在多代杉木人工低产林地上营造杉木优良种源子代苗、马尾松、桤木、泡桐、毛竹等多种树种混交
研究了陕西省汉阴县茶园土壤硒含量及茶叶硒富集能力.分别采集了陕西省汉阴县典型茶园茶叶及对应土壤样品,并分别采集了茶树不同部位茶叶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
如何科学地评价各地区能源效率(EE)的现状是中国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战略目标的重要的科学前提和保证。使用一种单要素方法和三种全要素方法对以2005年数据为基础的中国各地
选择10种常见的内衣面料作为研究载体,并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指尖接触冷暖感模型,详细探讨纤维种类、织物经纬密度、织物厚度、织物初始温度、织物湿度(含水率)对内衣
玻璃艺术在西方繁荣发展,我国的当代玻璃艺术也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之路。玻璃艺术有其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规律,窑制玻璃艺术是玻璃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别。玻璃自身的材质特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他和苏轼这两人,一个是北宋中叶的思想巨人,一个是文坛领袖。他俩生活在同一时代,只是苏轼比周敦颐晚来了20年。一、苏轼至少应算周敦颐的"
历史上的榷酤,即是封建国家对酒类的生产、销售、分配等环节进行干预的一项政策。纵观中国古代酒政史,历代统治阶级对酒类的产销政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通过了解和对比宋代以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Visual C++实现数字图像处理的常用算法,展示了Visual C++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上的技巧。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智能交通系统(ITS)应运而生,车牌识别(LPR)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发
通过对中国内地在港上市公司发展概况、公司特征等状况的实证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内地上市公司已经成为香港市场的重要部分,但不同模式上市的内地公司在行业分布、盈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