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亚麻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国内发展的成功经验,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研究资料等形式,摸清了黑龙江省亚麻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总结了亚麻产业发展的成就和优势,剖析了亚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发展对策。黑龙江省亚麻种植面积0.7万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我省北部和南部地区20多个市县,有主要原料厂11个。亚麻纺织锭数22万,占全国的36%。黑龙江省有亚麻品种36个,引进国外品种4个。黑龙江省亚麻产量为4-6吨/公顷,欧洲亚麻生产发达国家产量为6-8吨。黑龙江省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占尽天时地利,是我国最适宜的亚麻种植区。亚麻稳产性好,纤维可纺性优于其它地区,而且亚麻产业化规模是全国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亚麻种植机械化程度高,以机械收获为先导,大面积种植集约化经营方式正在推广普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以雨露麻生产为主,成为环境友好型产业。黑龙江省亚麻已形成产业化规模,而且产业链长,亚麻纺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亚麻汽车坐垫和亚麻油加工成为新的产业。产量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从250千克/亩达到现在的350千克/亩。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收获机械化,自走式拔麻机和翻麻脱粒机械的研制,距离产业化开发只有一步之遥。亚麻种植向适宜区发展。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我省亚麻发展存在如下问题:1、与玉米等粮食作物相比,比较效益下降,加之没有农业补贴,农民种麻效益下降。2、优良品种匮乏、良种化低。市场上缺乏高产、高纤抗逆品种,同时良种化程度低。3、机械化水平低,降低了产业的竞争能力。只有亚麻收获使用牵引式拔麻机,其他生产环节都没有专用的机械。4、亚麻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机械自从50年代引进后,使用至今。国外一条生产线3-4人,而我国至少需要20人。5、亚麻原料生产方式陈旧,阻碍产业发展。6、推广体系不健全,影响先进技术的推广。7、亚麻纺织依赖出口,国内市场亟待开发。针对产业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解决优良品种及良种化问题。2、提升亚麻原料生产机械化水平。3、建立合理生产布局和产业模式,实现原料生产可持续发展。4、积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5、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产业竞争能力。6、完善亚麻技术推广体系。7亚麻纺织拉动内需,促进国内市场发展。8、引进先进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水平。9、亚麻高产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10、大规模种植,雨露沤麻。本研究从我省目前的生产实际出发,并提出合理对策,解决原料生产滞后问题,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宏观上为政府对亚麻产业的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