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内四所三甲医院普外科拟手术的胃癌术前知情患者为研究人群,阐述胃癌知情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的相关性,在治疗性沟通系统模式下,构建患者术前有效的应对方式,减少焦虑情绪对胃癌拟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和手术治疗及康复的负性影响,提高外科术前患者心理护理的水平和质量。资料与方法:本课题组以拟手术胃癌知情患者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通过横断面调查初步筛选232人,处于焦虑水平的77例患中49例进入第二阶段实验性研究,经完全随机化分为干预组(n=26人)和对照组(n=23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治疗性沟通系统模式,评估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有效构建患者应对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数据采用Epidate3.1二次录入,转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运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Stepwise多元回归分析、经K-S检验两组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对于正态分布组内分析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第一阶段:(1)拟手术胃癌知情患者伴发焦虑情绪77人,发生率为33.2%。焦虑得分为44.81±8.55,显著高于国内常模37.23±12.59,(t=5.88,P<0.01);(2)胃癌患者应对方式与术前焦虑情绪密切相关。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为34.42±8.14,消极应对得分为29.66±8.20,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与应对方式有明显相关性(P<0.01),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和0.31。此外,胃癌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男性为25.73%、女性达到54.10%。经秩和检验显示,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与性别差异具有关联性(P<0.01),而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职业类别、家庭所在地、医疗费用支付类别、主要照顾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第二阶段:实验性研究显示,干预前,胃癌患者一般资料、焦虑、应对方式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间的焦虑、特质应对方式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焦虑和特质应对方式得分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特质应对方式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一阶段:(1)胃癌知情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较高,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给予关注;(2)胃癌知情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与患者性别差异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第二阶段:本研究提出在治疗性沟通系统模式下评价和构建患者的有效应对方式是可行的并可有效缓解胃癌知情患者术前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