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之间的合作是西方教师教育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孤立的教师工作方式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教师合作受到了推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机会。《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每一个美国学生都应得到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要求教师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这样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使教师不仅成为教学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研究者与创造者。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里,教师们围绕着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的话题进行交流、合作,通过集体探究,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明确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分析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缘起与理念内涵。其内涵包括关注学习;关注合作文化;集体探究,关注实践;行动指向,边做边学和关注结果。第二章探讨了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施模式。从目标、成员构成、组织机制和合作活动四方面进行分析。实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目标除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效能以外,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按照年级和学科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和学校全体教师。校长和骨干教师在学校实施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们的合作活动是多样的,主要有集体备课、集体批改学生作业和针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集体探究。第三章剖析了两所学校的个案。选取的案例一所是林肯小学,一所是中心中学,这两所学校的实施效果较好,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学校的教育者们将实践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内涵联系在一起时,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活动。第四章总结了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实施的效果并分析了不足之处。通过其优势与不足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以期为我国教师的合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