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图示理论的微观记忆法在口译中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32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记忆涉及对源语信息的听取、编码、存储与提取等一系列认知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口译具有即时性与瞬时性的特点。译员必须在接收不间断的语流的同时,完成如下认知活动:原语听辨、信息存储、意义表征与目标语表达。这无疑给译员的记忆施加了巨大压力。因此,能否运用有效的记忆技巧来提高记忆能力成为衡量一名口译译员的重要素质之一。然而,中国口译界通常把口译技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于口译中记忆技巧开展的单独研究十分有限,主要成果是诸如影子练习、复述练习等在宏观层面上提升译员记忆能力的策略。但这些策略并没有从“理解”这个对记忆效果起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出发。本文提出了基于图示理论的围绕“理解”的微观记忆方法,借鉴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开展实证研究,论证了该方法对于提高口译员记忆能力的有效性。  本文首先回顾了图示视角下的口译记忆研究的发展;第二章将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相结合,提出了微观记忆法;第三章从跨学科角度,结合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对口译记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宏观记忆方法----形象化记忆法和组块记忆法的局限性,凸显了微观记忆法在促进口译记忆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章开展实证研究,论证了微观记忆法对于提高口译记忆的有效性。本文旨在为口译员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记忆策略,亦希望口译老师可以将该方法运用到教学与训练中,以提高学员的记忆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电影文本为语料,借助于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语用文体学对其进行文体分析和研究,使读者在阅读电影文本时能看到他们在看电影时本来未必看得到的东西。这种在微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8月下发《工业和通信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本文介绍了编制"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背景、环境保护机械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