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特别是美国硅谷的成功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为孵化新兴产业、激活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基础,是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且还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从社会层面来看,创业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自立自强和敢于承担风险等创业精神的培养和社会氛围的形成。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创业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创新和创业精神是正常、稳定和持续的。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的高技术性、高成长性、高风险性和高回报等特点,以及目前企业面临的激烈的竞争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论文期望能对科技型企业创业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本论文从有关创业理论上的实证分析入手,对比分析当前创业的各种理论流派,据此得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的外因:创业环境(创业所需的外部条件)进行了中外比较分析,并深入分析了创业的内因:创业企业的管理;进而提出新竞争环境下合作竞争的创业管理模式。本论文将新产业区理论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管理,其实际的意义是一方面科技型中小创业企业通过自己建立和参与国际化企业网络,而进入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生产营销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是从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讨论企业的组织和行为。提出合作和竞争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经济租金,为企业带来收益或竞争优势。合作和竞争并不必然是冲突的,它们都只是手段(表现为组织结构和行为)。因此对创业企业来说,在新的竞争 条件下,要充分认识到既竟争又合作的“双赢”模式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唯有通过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式来 共同应对挑战。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看,一个至关重要的软要素 — —区域创新环境是万不可缺少的。越来越复杂的高技术产品需要产 业融合和交叉繁殖。只有存在创新环境的地方,才能达到知识的创新 和弥漫。只有当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相关的科教 机构和人员进行合作,以及产一供一销相关的企业发挥协同效应时, 才能发展真正的高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