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缺失与回归——一个基于博弈理论的叙事分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以往的研究集中于从教师自身来探讨实践智慧的提升策略,企望通过塑造教师的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但显然失之偏颇,对一线教师有失公允。  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教学实践智慧的内在物特质与外在表征进行了概括、界定,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与反思的互动中形成的个体应对复杂情境中事件的综合能力。它来源于教师的个人经验,但并没有提升到公共的教育理论层面,是处于教师的个人实践经验与教育理论中间地带的具有个人特异性、默会性、情境性、动态生成性的独特能力。借助经济学中博弈理论的分析构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概括、分析了教学智慧缺失的具体表现,剖析了影响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外部因素与深层动因,进而得出结论:教育本真的缺失、变形与异化。教育博弈主体各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陷入了“囚徒困境”,导致当下的教学实践必须从以往“普适性”理论指导的纯粹技术性实践,转向基于教学具体情境的智慧型实践。  在教育博弈各方中,谁先采取行动便会占有先动优势,教师的理智选择便是对“唯分数至上”的教学评价机制的被动适应,由此导致的是教育主体不得不面对的教学智慧丧失的事实。惟有发动新一轮的博弈,方有可能实现一次新的真正优化,从而使得教师实践智慧的回归与发展。新一轮博弈的触发点必须依靠外部环境以及制度层面的改变,因此外部环境的改变与制度的建设成为发动新一轮博弈的起点。  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在关注教师自身因素的同时,从教师所处现实环境的宏观视角寻求实践智慧的回归路径,而不仅仅从教师方面探讨对策。这样,研究提出的重塑课堂教学价值观、释放教师的活力、解放学生的头脑等策略,理论上具有自恰性,实践上具有针对性。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较为系统地剖析了教师教学智慧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以博弈理论为分析构架,从宏观视角解读教学智慧的缺失与回归,为本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在目前政府部门发展及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数据的作用及价值也越来越重要.而数据开放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针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内涵界定、目前所面临的组织
产品包装作为人类情感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展示产品价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然而,我国的野生食用菌产品普遍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包装现象.基于野生食用菌的市场发展趋势和包装
侵蚀沟不仅吞噬耕地,还会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通过计算侵蚀沟断面形态参数,对分析出侵蚀沟断面特征、侵蚀类型、侵蚀速度等有重要意义,根据断面顶宽与沟深之比>1,说明侵蚀沟横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城市内家庭基本都需要使用汽车,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人们对汽车有更多的追求,所以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本文对汽车
高校间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是近年来备受各大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缩小不同高校间的资源贫富差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满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观念的更新,近些年出现了一批网络借贷平台,主要采取电商平台、P2P网贷和大学生消费分期模式.这些借贷平台将在校大学生定位其借贷的目标人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广大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热捧。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大力开展,如何在“农远”模式三这种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