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对Zr<,65>Al<,7.5>Ni<,10>Cu<,12.5>Ag<,5>块体非晶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人们发现塑性变形也能够诱导非晶合金发生晶化,如球磨、折弯及纳米压痕等,并且有望成为制备新型非晶基复合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人们对非晶合金在塑性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变化具有很大兴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揭示塑性变形诱导非晶合金晶化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涉及到非晶合金的机械稳定性问题。另外,非晶合金在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将发生塑性变形,其产生的结构变化会对材料的各种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了解塑性变形诱导非晶合金晶化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得到非晶合金,然后切割成一定尺寸的非晶试样在双辊轧机上进行轧制,轧制过程中控制试样的应变速率在10-4~10-5/s,获得最高轧制变形量为95%。通过X射线衍射观察非晶合金试样和轧制后试样的微观组织变化,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就轧制以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对晶化过程中I-相析出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SEM)、透射电镜分析(TEM)观察了轧制后试样微观结构的变化,并且对轧制后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块体非晶合金材料的塑性变形是通过高度局域剪切变形来实现的,非晶合金在塑性变形后将产生高度局域分布的剪切带,随着剪切带的扩散,剪切带内的合金原子扩散能力明显提高,剪切带附近的原子排布发生了变化,出现大量的结构类似于二十面体准晶相的短程有序区。轧制变形以后非晶合金表面硬度降低,线性扫描的DSC曲线中结构弛豫所释放的能量Er提高,自由体积含量升高。 轧制塑性变形后,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降低;非晶合金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的I-相的数量增加;I-相的热稳定性提高。这是由于非晶合金在轧制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有利于I-相形核与长大的原子团簇,导致I-相的形核与长大激活能减小。结果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减小,析出的I-相的数量增多。二十面体结构不利于具有平移对称性的晶体相的形成,这是I-相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对轧制过程中Zr-Al-Ni-Cu-Ag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认为轧制过程中表面剪切带附近出现的局部有序区是塑性/粘性流变的结果,初步分析了轧制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模型,并且对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核和长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轧制过程中发生了原子的扩散和原子团簇的塑性流动,能谱分析(EDS)结果证实该结论。
其他文献
BiFeO3具有三方扭曲的钙钛矿结构,是少数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和磁性的单相铁电磁材料之一。由于室温下同时具有的两种结构有序,即铁电有序(Tc~810℃)和G型反铁磁有序(TN~380℃),
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在空间关系上,内部主要表现为生态旅游资源各组成单体之间的替代效应、屏蔽效应、集聚效应。而对外通过不同生态旅游资源群的有序组合,则表现为它们之间的互补
本文在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发展及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的基础上,选用BP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自组织网络和反馈网络这四种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例研究。通过比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是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必须对城市
表达情绪策略  想一想这一页中的人物的感受。想一想人物会说什么。模仿人物的语气来说话。  使用建议 第四章中有本策略的另一个版本。本策略和它的区别在于孩子即使不认识文字,也可以练习带有感情地朗读,使传达的情感符合他们从图画中理解的意思。不管对熟悉的书还是不熟悉的书,本策略都可以使用。为了挖掘学生潜在的表演天赋,你可以示范朗读书中两个不同部分的对话,来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例如,在《卖帽子》这本书里,
期刊
本文就仿生微孔人工骨建模及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仿生人骨微孔结构、孔隙率与骨力学性能的关系,确定出了仿生人工骨梯度微孔模型及其孔隙率与材料力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