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拱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批高拱坝在我国西南部正在或将要开工建设,这些工程库容达数十亿到数百亿立方米,并且大部分处于强烈地震活动区,若发生破坏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以研究混凝土拱坝的地震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为目的,从混凝土拱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入手,结合数值计算研究了混凝土拱坝的可能破坏模式。以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的精度,从而可以更全面地考察拱坝的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拱坝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如下:进行大比尺动力模型破坏试验时,研制出满足相似要求的模型材料成为问题的关键。为了得到模型试验所需要的理想材料,对大连理工大学研制的仿真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仿真混凝土进行了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拉、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龄期、加载速率等对仿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抗剪试验、断裂破坏试验,测试了仿真混凝土材料的抗剪强度及断裂韧度;同时研究了仿真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随龄期变化关系。采用方程分析法,详细介绍了弹性动力模型试验的常用的相似准则,阐述了各自的前提条件以及各相似律之间的转换关系。采用仿真混凝土模型材料,进行了整体、分缝拱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混凝土拱坝在地震过程中的破坏形态。采用弹脆性损伤模型模拟了混凝土拱坝的损伤破坏过程,分析了拱坝的损伤破坏影响因素,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介绍了一种测缝位移装置,该缝位移计外形类似‘Ω’形状,称之为双欧米伽缝位移计。它能同时测量两个互相垂直的微小相对位移,并成功的应用到拱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横缝开度测量。进行仿真混凝土材料应变测量时,比较、分析了应变片以及光纤光栅应变计测量技术各自优缺点。对于光纤光栅应变数据,比较了两种常用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另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最后对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其他文献
自然界中的河流几乎都是弯曲的。弯曲型河流的运动演变规律对防洪、航运港口、取水及桥梁的规划设计和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对其水流运动、泥沙输移及演变规律等进行全面的
水稻作为单子叶模式植物,花器官发育机制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并且,在水稻颖果发育过程中,稃片决定了谷粒的大小和形状,因此,其发育和调控机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为全面解析水稻稃片发育的基本进程与模式、内稃和外稃形态结构差异以及为稃片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本研究以粒长中间型籼稻品种珍汕97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制片的方法,系统观察了内稃和外稃的发生、发育过程,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学和细胞
[摘要]了解企业文化有利于中职生缩短适应期,促进职业发展。作者通过企业实地访谈、在校生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较为全面了解中职校学生主要对口就业企业对员工文化素养要求,对比分析在岗毕业生与在校生的差异状况,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研究可行的提高在校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 企业文化 现状 对策  一、背景和目的  工科类中职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从一线技术工人做起。有些
非线性系统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里最普遍的现象。Rayleigh-Benard对流是研究非平衡对流的斑图(pattern)及非线性动力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