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大,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是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但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常危及病人生命,但是对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分析较少,特别是其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将继续分析影响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特别是HVPG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关系,旨在探讨HVPG对EVL术后早期出血的预测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东院消化内科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受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并在套扎治疗前1个月内曾行过HVPG测定的患者共105例。收集他们住院期间的HVPG测定值,肝硬化病因、既往出血史、外科手术史及相关治疗史,凝血功能、血常规、肝功生化等指标,肝性脑病、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红色征、是否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内镜检查结果和套扎环数、套扎静脉是否渗血等治疗时内镜下所见等相关数据,并对上述105例病人套扎后24小时至2周内是否出血及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等情况进行随访。然后进行下列两项工作:1、根据套扎后24小时至2周内是否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及未出血组,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寻找影响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出血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得出相关因素的危险度。2、准确性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根据结果中各个可能切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计算Youden指数最大的点为临界点,并结合临床计算出最佳诊断界限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统计软件完成,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1、经随访,资料齐全的病例105例,出血组11例(10.48%),未出血组94例(89.52%)。经统计分析,PT、INR、肝功分级、ALT、HVPG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1、0.030、0.005、0.047、0.006。而两组在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是否合并肝癌、是否行过脾切除或脾栓塞术、腹水级别、肝性脑病级别、既往消化道出血史、既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史、既往PTVE史、是否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NSBBs)、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配(CR)、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是否合并有胃底静脉曲张、是否有门脉高压性胃病、是否同时行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套扎的点数、套扎后食管曲张静脉是否立即消失、套扎过程中是否出血渗血、术后是否合并腹膜炎等并发症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其P值均>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最终只有HVP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经ROC分析,HVPG的曲线下面积是0.866,最终得出当HVPG≥16mmHg时,出血组及未出血组的术后早期出血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38,有较高准确性,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6.6%,对预测EVL术后早期出血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只有HVPG是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HVPG关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行ROC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当HVPG≥16mmHg时,AUC为0.838,有一定准确性,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