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是被消费文化建构起来的社会。消费与个人、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参与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电视广告媒介不断制造和传播消费的意义和象征符号,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电视广告中较为常见的消费符号,儿童形象被大量使用,或作为消费叙事的主体,或作为广告场景的道具。这些儿童形象建构于成年人的话语权之上,反映着儿童与成人社会关系的结构,是社会文化中“儿童观”的实践。我们不禁要思考,消费与儿童电视广告的关系如何,消费文化如何形塑儿童的身份认同,电视广告如何通过儿童形象来实践成人的消费想象?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电视广告中的儿童形象进行了考察,通过定量研究确立消费与儿童电视广告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解读的方法,总结了儿童广告形象的类型和特点,论述了以儿童形象为核心的电视广告所演绎的消费逻辑。此外,在分析消费符号建构过程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文化对儿童性别和身体的规训,以及消费文化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的重构。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设计,对既有关于消费文化、电视广告、儿童观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章论述了消费社会背景下儿童电视广告的发展,对儿童电视频道和儿童广告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总结,论证了消费与儿童电视广告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儿童电视广告发展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公因子的提取。第三章和第四章对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类型及建构逻辑进行了分析。其中,第三章从儿童作为消费主体的角度,论述了电视广告是如何建构儿童的身份认同,并实践消费神话的逻辑;第四章则从儿童作为消费对象的视角,分析了作为成人消费欲望和集体家庭观、幸福观、生活观符号象征的儿童形象,论述了社会文化和成人话语对儿童身份的建构,以及消费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第五章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发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