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与一国工农业建设、国民日常需求密切相关,在实现水资源配置、防止预防大的自然灾害、支撑工农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优化工作贯穿于整个水利管理的全过程。在新形势下,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对于维护“农民、农业、农村”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水资源、水能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折射出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60年来,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跌宕起伏,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水利都对稳定“三农”、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效率决定了水利对社会其他行业及人民生产生活的效用。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实施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更好地参与对水资源、水能资源的配置。 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需求方式更加多元化、细致化。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渐渐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事责事权细分、人才结构调整、涉水财政制度完善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面临着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我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也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加以解决。随着改革深入推进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我国政府为稳定“三农”、解决国民对水、水能的需求,对建设现代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经验,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本文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说明了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我国现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以美国、英国这两个发达国家为例,厘清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特点,借鉴可取之处;第五部分,指出了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方向,并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内部六个方面探讨了优化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视角创新。本文利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对水利工程管理社会化与服务市场化进行深入分析,剖析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内部机制的优化对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作用。二是思路创新。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其他改革措施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与人事制度改革、财政制度改革以及水价形成机制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内部机制,指明了优化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方向,提出了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