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欠发达地区农业推广体系实证研究——以驻马店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以来,有关农业推广体系的研究层出不穷,在相关的这些研究中,专门有针对性的对欠发达地区农业推广体系的研究还很少,本文试图把欠发达地区农业推广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剖析,找出特殊性,分析存在的问题,考察了欠发达地区农业推广体系的建构。   文章开始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农业推广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后,指出了对欠发达地区建立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需求与这方面研究上的不足,这两方面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随后给出了研究技术路线图,对欠发达地区进行了简单的界定,指出了研究的创新和不足。随后的文献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对农业推广体系的研究。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农业支出、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欠发达地区现有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欠发达地区急待解决的问题:财政对农业推广的投入少;入村入户难的问题突出;村级几乎没有专业推广人员。   在概述创新扩散理论、后发优势理论与农业推广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欠发达地区应发挥技术、人才、制度等“后发优势”,在完善政府公益性农业推广体系同时,积极培育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以驻马店市为典型案例对欠发达地区农业推广体系现状、优势与不足、存在的问题的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索其运行机制及内外因素的影响。   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在现有条件下,就如何建构有效的欠发达地区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实用价值的政策建议。对政府所属的农业推广体系的建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和不脱产的村级农业推广员)给出了可行的具体措施,对怎样发挥承担一定农业推广任务的非政府组织(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作用给出了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人文主义自古希腊时期就已存在,其以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关于何为人文主义的问题,至今为止依然争论不休。马利坦站在历史的肩
文化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中西文化交融、古今文化碰撞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如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成为摆在
宫观教务活动是整个宫观组织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文化在宫观组织活动中最集中的体现。但对宫观教务活动而言不管是在道教界内部还是在学术界,对其研究都很少
[目的]利用核糖体DNA(nrDNA)ITS序列和叶绿体DNA(cpDNA)psbA-H序列对云南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进行分子鉴定,并分析不同地理居群间的分子进化及地理分布特征,为黄毛草莓种
人类社会的调整规范体系的发展过程历经了宗教、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法律混合的时期。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道德与法律逐渐的分离开来,各有其相对独立的领域。在现代社会中
实践作为人的根本生存方式,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人的解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符号化已逐步渗透在人们的生产、消费、交往等各个方而,人被形形色色的符号所包围、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