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错位”时空体映照下的主体精神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空体验是人类认识体验世界的基本方式,它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文学文本的时空体为切入点,对鲁迅的《故事新编》进行文本解读。文学文本创作的时空体同作家的时空意识和对时空的体验是密不可分的,鲁迅先生也不例外。我们通过研究作家笔下的时空体来分析作家的时空意识,进而了解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故事新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时空思维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西方现代时空精神。通过独特的时间空间书写方式,鲁迅创造了一种不平衡的“时空场”,这种不平衡指向一种精神的错位。其错位的体验贯穿作者的整个创作过程,本文把《故事新编》的文本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来讨论,它们分别对应着鲁迅的三种精神语境:处于启蒙呐喊的尾声,对于启蒙无效的无奈;流落失所时,“荷戟独仿徨”的沉郁与“绝望的抗战”的激越;晚年定居上海,在租界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窘迫与内心苦闷。这三个阶段具体反映了鲁迅的三种错位体验:身份认知和启蒙无效的错位;解救自我和“穿湿布衫”的错位;文化认同的错位。在文本中,这种错位意识是通过一种有序的时间书写来完成,本文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故事新编》的时间空间叙述方式。时间叙述上,采取“古今杂糅”,以今为本的方式,把“之后”作为时间的真正起点,对时间进行琐细的切割。空间叙述上,运用了集中的广场性空间书写和空间印象重叠的方式。通过对错位时空的观照,我们发现“错位”来自于鲁迅晚年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认知,但在客观上,这种“时空场”体现了当时时代环境下,整个中国民众在精神上的错位。最后,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文本所包含的主体精神进行了分析:热望回归;对民族疲弱千年的文化性格的反思;自我反思。文章具体分析了作家对时空的“错位”体验,以及时空错位的具体叙述方式。从知人论世的立场出发,笔者在最后分析了创作主体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映照。
其他文献
本研究表明尤溪口河段尤溪口前和尤溪口断面表观耗氧量较大,林业检查站表观耗氧量较小。表层表观耗氧量和总磷呈显著正相关;底层表观耗氧量和总磷呈负相关。表层△CP/△CAOU
基于PISA2012年数据,分析在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特征群体师生关系的差异性,以及改善师生关系对不同特征学生群体成绩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美国和中国上海不同性别、
以色度、浊度、悬浮物浓度、电导率及金属离子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进水pH、混凝剂种类与投量、沉降时间及重金属捕捉剂对陶瓷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陶瓷电镀废水处理的适宜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以下简称十九中)以学校三创建设为载体,将党建工作和立德树人相结合,开展党建心灵直通车活动。78名党员组成的心灵动车,不仅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是研究季节性繁殖的典型动物,繁殖活动多集中在春末、秋初,冬季繁殖休止。动物的繁殖活动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系统的调控。雌激素在
本文通过梳理通俗小说与消费文化的历史联系考察消费文化对当代通俗小说生产叙事、接受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影响,指出消费文化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时,通俗小说的人文价值诉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全面,用人单位更加热衷于智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礼仪作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愈加的受到民办院校的重视,并开
《太平广记》是宋初四大类书之一,也是中国宋代之前的小说总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特别是体现了宋以前人们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理解。本文以宏观的视角,从《太
新时期伊始,女性写作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在人道主义和启蒙话语之中回归女性意识,如何定位与阐述性别身份的合法性。其中,婚恋题材因其与女性写作天生的亲缘关系成为
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硝烟和传奇的时代,纵横策士的智谋与风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让人唏嘘不已,记载他们智谋权变故事的《战国策》更是在儒家的口诛笔伐中顽强地流传至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