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差异性研究——基于“客户效应”的解释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394870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指基金交易价格低于其资产净值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领域内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理论界对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时至今日尚且没有完善的、令人信服的理论能够充分解释之。同世界其他证券市场的封闭式基金相比,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有其特殊性,基金折价率较高而且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在不同时期利用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以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研究的成果,介绍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历史与现状,描述了基金折价率的统计特征,阐述了基金市场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基金折价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本文重点用“客户效应”理论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差异性。该理论主要区分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偏好于具有不同资产组合特征的基金。文中主要研究基金的投资者构成和基金资产持股特征两个因素与基金折价率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用“客户效应”理论解释的可行性。 本文实证研究提取了基金资产组合集中度的三个指标、前十大持有人权重、流通受限制的资产权重、基金换手率、开放式基金规模等,检验了这些因素与基金折价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基金折价率与基金资产组合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最后针对有关结论对相关利益人提出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其他文献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而且其影响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影响程度还在继续加深,并将持续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一
时常读到古人的诗中关于童年景象的描写,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自在散漫;有“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无拘懵懂;还有“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淘气狡黠……那么我呢?我的童年,萦绕着阵阵油墨的清香和石榴树在阳光下散发出的墨绿气息。  童年中最深刻的记忆便是待在外婆家的时光,门前高大的石榴树上总有我斜倚着看书的身影。柔软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暖暖地洒在身上,明暗的光影映照在黑白分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