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唐诗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可以为唐诗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本文试图阐述明代唐诗文献学的发展历程、学术渊源,并探索非文献因素对唐诗文献学的影响。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探讨明代前期唐诗文献的整理情况及特点。前期是明代唐诗文献整理的起步期。这一时期的士人对唐诗文献的研究,还未形成风尚,但仍然留下了宝贵成果。高棅的《唐诗品汇》即是杰出代表。第二章:探讨明代中期唐诗文献的整理情况及特点。中期是明代唐诗文献整理的发展期。前七子进行了文学复古运动,推动了唐诗文献的整理。明代唐诗文献整理形成了第一个热潮。这一时期的唐诗文献整理体现出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唐人诗集刊刻有向大型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第二,诗学论争特点鲜明。第三,唐诗评论逐渐涉及到唐诗的审美内涵。第四,唐诗评论透露出鲜明的历史时代感。第三章:探讨明代后期唐诗文献的整理情况及特点。明代后期是明代唐诗文献整理的繁荣时期。明代后期封建大一统政权的凝聚力逐渐减弱,士人的学术视角更加广博,学术氛围更加宽容。明代后期雕版印刷技术日臻成熟,为唐诗文献的整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明代后期唐诗文献整理迎来其繁荣时期。此时的唐诗文献整理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从刊选规模上来讲,多宏编巨制,体例更加完善,刊选形式更加新颖和多样化;第二,在选诗方面,呈现出针对性和包容性并存的特点。这缘于在诗派论争的过程中,各派既注重宣传自己的主张,又在论争中有所融合。第三,在唐诗评论文献中,对唐诗审美内涵的论述更为深入,兼顾到唐人诗作的时代特点和个人差异,带有诗学评论史的性质。与明代中期松散疏阔的论述相比,此时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结语:明代的唐诗文献学,在古典唐诗文献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奠定了古典唐诗文献学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