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美国苗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往活动。[1]它是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跨文化传播活动,满足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族裔与族裔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维系了社会结构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苗族是一个跨国界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起源于中国的苗族散落在世界各地,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如今,美国有20多万苗族人口。[2]虽然以战争难民身份进入美国,但现在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也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在新媒体时代,其构建了诸如Hmong Times Online(苗族时代在线)、Hmong Studies Journal(苗族研究期刊)等一些网络传播平台与各类民间传播组织。但是,其跨文化传播过程遇到了一些障碍,这种障碍不仅来自于自身社区媒体的局限性,还有外界诸如文化霸权等冲击。在面对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之时,建立一个高效的对外渠道展现与传播自身优良文化、搭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民族想要展示自己的形象、传播自己的信息,就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扩大其影响力。目前,美国苗族已经在新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传播渠道,其是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对外传播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此过程中又有哪些困境和不足之处?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互动、高效、开放等优势克服各种困难进行跨文化传播,是值得美国苗族人去思考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就是新媒体语境下美国苗族的跨文化传播,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美国苗族的概述,对苗族进行界定,对其迁移史进行描述,最后对美国的苗族从历史背景、人口分布、融入美国的情况进行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关于跨文化传播和新媒体的相关理论,以及加强美国苗族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介绍其跨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论述了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第四部分论述了新媒体语境下美国苗族跨文化传播的概况和不足,深入探讨了造成困境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第五部分在已分析的美国苗族跨文化传播不足的基础上,从新媒体视角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提高跨文化传播效果的策略。本文所分析的内容不仅针对美国苗族跨文化传播,同时也希望对少数族裔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其他文献
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沉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有不少习语明显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形式。从总体上看,英汉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健患侧肢体骨量、瘦组织和脂肪组织含量的变化,探讨骨量丢失与肌肉萎缩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1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
句型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句型教学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方法往往是结合使用.由于汉、哈两种语言的语法上差异所致,民族学生在句型学习中常犯错误,所以,在
<正>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燃烧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热源和电力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PM2.5。如何从源头控制PM2.5的排放,加大PM2.5形成机理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和
1982年2月8日,正是农历的元宵节,天空中飘着雪花,我穿着棉工作服正在寒冷的野外检修钻机,支部书记侯振华走过来对我说:“郝士财同志,经党委批准,从今天开始,你已经是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热泪盈眶,一时不知道说啥好,14年来争取入党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  1968年8月,我所在的关门山地质队掀起抓生产的新高潮,队里8台钻机同时开钻,全面完成了国家交给的找矿任务,我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