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条件下等离子体的若干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中99%以上的可见物质以等离子体形态存在。这种形态的物质存在于几乎所能见到的所有能量、密度范围中。例如密度小到10-3cm-3的星际等离子体。另一个极端确实密度极高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在实验室中,一些等离子体晶体在绝对零度附近存在。而一些空间等离子体所处环境温度高于109 Kelvin,并且该环境中有高能宇宙射线,其能量高于任何加速器实验室中制造出来的射线能量。这种参数的巨大跨越造成等离子体物理学的高度复杂性。一般来说,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等离子体。传统的研究对象是经典弱关联体系。这种体系涵盖了人类技术所能接触到的大部分领域,包括地球空间等离子体、磁约束等离子体和惯性约束等离子体等。目前来看,诸如量子等离子体,强关联等离子体存在环境都相对极端。本文把这些等离子体称为极端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并分别研究。内容如下:  1、以超冷等离子体作为研究强关联等离子体的具体对象,我们发展了一个多温准平衡态统计模型。文章首先计算了这个强关联模型中各种物质的基本热力学量。我们提出了强关联体系中的一种三体复合方式,并且分析了超冷等离子体发展过程中,各种物理过程的时间尺度。它直接的结果是,不同量子数的原子具有不同的温度。在超冷等离子体寿命内,这些温度维持不变。理论计算得到的原子随量子数的分布、重新复合得到的原子总数、电子温度等都和实验结果相符。  2、我们首先指出,P. K. Shukla和K. Avinash[197]的方法不能得到超冷等离子体能发生相变的结论。文章采用分法求极值,不预设更多物理前提,给出了这种具有Yukawa相互作用的强耦合等离子体能发生相变的证明。证明过程同时表明,Debye半径增加后,相变变得容易。我们计算了相变的临界指标,发现它们和由平均场理论给出的结论相同。由此,本文的方法本质上也是一个平均场理论。这种方法同时能给出两相共存时,表面或界面张力的计算方案。  3、我们以弱关联、电子呈简并态,离子呈非简并态的等离子体作为研究对象。由Dirac方程出发,我们发展了一套包含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量子流体模型。该模型提供了一个类似于磁场的有效场。在强辐射环境中,这个有效场对等离子体的影响大于Bohm势。我们发现,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横电磁波和Langmuir波能产生类共振效应,当两种波的频率相同时,电子自旋会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随着频率查增加,自旋震荡变成行波。当两者频率差的倒数接近自旋反转的弛豫时间时,有序排列猝灭。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坚持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新政治课堂。然而,传统教学观强调“先教后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剥夺
期刊
粲夸克偶素系统是连接高能区物理和低能区物理的桥梁。在这一系统所处的能区,非微扰效应已变得比较重要,这使得该能区的动力学变得十分复杂,但同时也为我们探索各种可能的非
利用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II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II, BEPCII )上由北京谱仪III (BESⅢ)在质心系能量√s = 3.773 GeV采集的积分亮度为2.93 fb?1 的ψ(3770)数据
多孔介质中输运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许多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如凝聚态物理、化学与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与矿产资源开发、土壤、地下水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