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使我国从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也是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人才的竞争能力,也决定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是高校的生命线。正因如此,提高质量成为时代的要求、现实的呼唤和民心所向。如何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的现实,分析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索改进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对于发展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以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为理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师范教育人才为宗旨,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探究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旨在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解决由于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困扰;同时,建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提出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和持续改进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基于现有文献资料对相关概念进行重新厘定,在此基础上对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进行概述;结合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其内在的隐含逻辑,进一步分析构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基于国际视域,重点借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发达国家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以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为依托,系统阐述建构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基本模型、辅助机制,并重点从教学质量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督导和信息反馈系统几个纬度阐述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我国不同类型、科类院校的教学质量标准“同质化趋向”不可取,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既要在同科类院校平台上求同存异,又要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与其他科类院校区别对待;二是比较系统地从师范院校自身的层面研究和探讨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问题;三是多学科视域研究了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理论问题,并选取国内外典型案例,侧重从理论层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四是紧密结合新一轮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背景,认为高等师范院校必须突破模式化质量保障的窠臼,提出高师院校内涵式发展战略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