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文学化”历程浅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seking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是个群雄争霸、攻伐不断的时代。正是这动荡不安的乱世,使得策游之士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策游之士说诸侯、论纵横,把自己的言谈、行踪记录成文。而后汇集编纂成册,以《国策》、《国事》、《事语》等名称流传于后世。至西汉末由刘向统一收集、整理、再编,从而最终打磨出《战国策》这部传世佳作。《战国策》以国别体分类,以记叙战国史实事件为名,以此来叙事、写人以凸显游说策谋。这部看似记史的作品,其中却有不少文学性的特色,并且这种特色被历代文人不断地品评、发掘,逐渐地予以明晰和完善。本文欲以《战国策》文学化为论说主旨,通过一系列地论述来展示《战国策》“文学化”的历程。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简要介绍《战国策》的概况,着重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状况,以及个人的研究方法。重点对《战国策》所谓“文学化”的概念进行较详细的论述。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西汉至清代各家对《战国策》性质的认定和归类,对《战国策》的性质归属问题进行论述与解析,以此探明《战国策》属性演变的过程。第二章:从历代选本、文论入手,通过对摘录《战国策》策文的选评本的著录情况及品评范例,与之相关的文论中的评语,进行细致地论述。以此证明各代文人对《战国策》文学性特色的认识与品评。第三章:以明、清时期的全评本或名家点评为论说对象,对明、清文人《战国策》点评进行重点的关注。通过细致地论述、解析明代全评本和清代名家点评,从中更多发掘《战国策》的文学性特色。结语:结合前三章的论述内容,以及民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学史对《战国策》的品评状况,以展现上述时期文人对《战国策》文学性特色与文学化倾向的认识与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综论《战国策》所具备的文学性特色,对《战国策》为先秦叙事散文的属性,以及所具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多方面的阐述,进而对《战国策》的文学性进行总结性的概述。
其他文献
闽南文化是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文化特征既不同于闽中的三山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 ,又不同于闽北的理学文化、闽东的畲族文化 ,是一种独具特色、山海兼备的区域文化。
深海环境复杂,这必然对深水油气开发设备的要求有了质的提高,在这些必不可少的油气开发设备中,深水立管是连接海底与海面作业平台的关键设备。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造成立管疲劳破
为探讨高寒牧区牧草生长季放牧强度对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从2003年至2005年在垂穗披碱草(Elymus na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草地
在福建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区域生态环境非协同发展的情况。通过对福建生态环境和经济形势的调查分析,阐明了区域非协同发展的原因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建立战略
针对草地畜牧业中天然草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问题,选取围栏禁牧、生长季休牧冬季放牧和全年连续放牧3个处理样地,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环青海湖区高寒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省干线公路是公路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承担了大量的区域运输任务,可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省干线公路的服务。在山
协同进化(Co-evolution)算法是针对遗传进化算法(GA)的不足而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由于该算法在复杂信息处理方面的优越性能,近年来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
土地发展权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项独立物权,设立这一权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土地利用的效率以及土地利用中收益分配的均衡化。本文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其权属归属、交易行为
探索行之有效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模式和路径,加快现阶段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步伐,是切实化解就业难题,保障河南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河南省的实际
台湾暴力犯罪是当前影响海峡两岸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之一。台湾暴力犯罪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日益向大陆渗透 ,在大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犯罪分子多渠道入境 ;以合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