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生活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达日罕乌拉嘎查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了清末以来牧民的消费生活。文中,作者结合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从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和流通以及消费等方面对牧民的消费生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与分析。生产活动包括传统牧业经济以及随着工业发展兴起的服务业等方面。交换和流通领域包括消费市场、交换和牧民之间的礼物流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消费方面则详细分析了牧民的日常消费、赊账消费与贷款消费以及住房、教育的情况。
本文由绪论、正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结论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目的、相关研究和成果、研究方法。
第一章:作者梳理了清末以来的内蒙古牧区牧民的交易、商业与消费生活,并介绍了达日罕乌拉嘎查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概况。
第二章:探讨了达日罕乌拉嘎查牧民经济生活及其生计方式的变化与“上班”现象的出现。
第三章:达日罕乌拉嘎查牧民的日常消费及消费区域,指出牧民进行赊账消费与贷款消费的原因是因为牧民手上现金的不足,出现高消费低储蓄的现象,并发现人们的关系趋向于以货币为衡量尺度。
第四章:最后根据以上论述与调研数据分析其消费结构及牧民消费生活的种种特征。并指出牧民在国家政策与经济全球化体系中所面对的种种变化与挑战。
结论部分作者总结出论文的基本论点,并指出描述和勾勒清末以来内蒙古牧区牧民的消费生活有助于研究整个内蒙古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