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农民收入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想提高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需要农村金融发展作为其支撑。可是,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发展的不够完善,金融抑制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村金融的服务还难以满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如何通过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进一步完善,来消除妨碍农民收入增长及其增长速度的金融抑制,最终达成农村金融良性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双赢局面呢?
国内外理论界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由于研究的着手点各有侧重,从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并且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取上通常以金融深度来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但金融发展水平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概念,包括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等方面,仅仅以这一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的水平,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会与现有的理论及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于是,本文所选取的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不仅有衡量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还有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和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指标。然后,我们通过分析处理这些相关的统计数据,得到了1978-2007年这些指标的样本数据,再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效率变化及结构调整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是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的,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之间不仅具有协整关系,而且还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我们还得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在农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中是起主要作用的,并且它对农民收入变化的短期影响较长期影响要大。最后,我们以之前实证研究的结果为依据,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更快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