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机构破产是退出市场的一种现象,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增加,一国出现的金融机构问题将演变成一个国际性问题,其影响将会超越国界,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即是实例。在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监管中,其理论大体经历了两次创新性的变迁:第一次理论变迁为从一般破产对存款人特殊保护的转变;第二次理论变迁为从对存款人的特殊保护到破产预防。这两次理论变迁体现在美国法律上首先表现为金融机构破产与普通企业破产在立法上的不同,包括破产目标、破产的启动程序、中止、破产程序的管理、优先权、担保以及抵销权等方面。其次,还表现在美国金融机构破产标准具有清晰性、破产启动程序具有排他性以及破产管理人的明确性等特点。反观中国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监管,则总体上缺乏可操作性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框架。在改进我国金融机构破产法律监管制度时,以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完善为其首重。针对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本文提出在立法理念、信息交流机制、适用对象扩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首先是建立“建设性模棱两可”原则,以消除银行机构等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依赖心理。其次,对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运作并不能进行严格的法律规则细化,以防止道德风险的加剧。最后在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适用对象上应有所扩展,并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机制。
其他文献
学位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我国的
财政转移支付不仅是一种财政支出的形式,而且是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境、实现公共产品外部性的内在化、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以及实现财力双向平衡的重要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课题,其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等学科学术知识。考察当代西方各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给我们的宪政启示是民主、限权、社会公共利益和法治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建的新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