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部是典型的农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自然资源条件,但其发展程度却远低于东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所以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是发展农村经济乃至西部经济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描述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各类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其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运用SWOT分析方法总结当前影响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并采用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所研究的三类基础设施存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含义、特征和类别,以及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能够通过增加农业总产值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而农村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可以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发挥投资乘数效应。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农用机械和农村公路这三类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现状。在1985年到2007年间,这三种基础设施的存量虽逐年增加,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存量。接下来,本章总结了建设西部农村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逐步加强的经济实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宏观政策和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是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因素;农村基础设施底子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供给不公平、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面对的不利因素。第四章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三类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实物存量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灌溉、农用机械和农村公路的存量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它们对西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弹性系数分别是:0.4515、0.3981和0.1316。这三种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多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的原因。第五章在总结前几章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建设投资部门首先要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其次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还要兼顾保护西部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