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网络化建模、质量度量与保证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qian3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开发活动中,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例如软件功能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软件不健壮,由于低可靠性而引起的经常性失效,交付有缺陷的软件产品,需求不完整亦或概念模糊等。多数情况下,软件产品问题发生原因是质量监控人员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且修正,包括未对设计与需求进行评审或者评审方案不具备有效性,导致开发过程中常常带着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发。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纠正问题。因而,软件质量保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虽然现有软件质量度量方法的有效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它们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传统的方法侧重于微观层面的统计,使得开发人员难以在较高层次分析和度量软件体系结构的全局特性;现有的质量模型企图以单一模型广泛地应用于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但这与质量本身的特征多样性相背离;软件质量模型设计的初衷没有考虑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并未对软件开发中的特定活动提供相应支持。因此开发出一个操作性强,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能够高效地发现质量隐患的模型仍是一个开发性的课题。本文围绕着软件质量模型构建、质量保证及质量改善开展工作,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现有的软件质量模型均以静态视角描述软件某单一维度结构特征的局限性,本文从多粒度、多类型依赖关系及多功能剖面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多维度软件网络模型。并结合概率风险分析理论评估软件设计的缺陷及软件模块的风险,借助于多维度网络模型将软件系统映射为多功能剖面,使用故障树模型分析不同功能剖面上节点的组合失效因果链,给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可靠性度量方法。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检测软件高风险的关键节点,诠释了软件系统拓扑结构因素与系统可靠性的相关性,可作为软件设计早期阶段确保软件设计质量的指导准则。(2)在软件集成测试的场景之中,基于多维度软件网络模型,结合软件风险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兼顾测试成本与测试效率的集成测试序列生成算法。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在生成测试用例的过程中保证两条原则:一是为高风险的类赋予较高权重,二是最小化测试桩复杂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构造测试桩的成本和测试序列对软件系统运行风险的影响两个方面,提出了评估测试序列优劣的度量方案及针对集成测试序列合理分配测试资源的方法。通过与现有算法的实验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生成的类级集成测试序列,既能够保证风险因子高的节点优先被测试,又降低了构造测试桩的总复杂度,有效地降低了测试代价。(3)将本文提出的软件质量模型应用于软件回归测试的场景之中,以保障软件产品质量。在多维度软件网络模型基础上,结合可靠性度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反馈机制的自适应测试用例优先级排序技术。在计算测试用例优先级的过程中,利用已经执行的测试用例对软件可靠性变化信息进行动态反馈,以不断更新系统的可靠性数值,进而高效地定位到软件缺陷,提高故障检测效率。通过在不同的软件系统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自适应优先级排序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尤其对于严重故障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同时可以兼顾最大化软件系统的可靠性。(4)为了从软件体系结构的角度得到最佳的功能分布,基于多维度软件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系统级别的自动化重构技术。将软件系统映射成多依赖关系类型网络和方法级加权依赖网络,借助于前者我们完成了重构预处理操作,借助于后者我们利用加权聚类算法,根据“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对系统的模块进行重新划分。为了移除非继承体系和继承体系内部由内聚和耦合性引起的代码坏味道,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重构建议(包括搬移函数、搬移方法和提炼类重构的操作)。经过世界知名软件公司软件质量评估专家的评估和验证,证明了自动化重构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动和调速装置,永磁涡流耦合器(Permanent Magnet Eddy Current Couplers)改变了传统的传动方式和调速理念。它通过改变气隙长度完成负载转速和输出转矩的变化,实现了能量在电机与负载之间的空中传递,具有结构简单、无机械连接、隔离振动和无谐波等优点,因此在风机、水泵、皮带机等高耗能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磁型永磁涡流耦合器通过改变传统磁转子的结构和充磁方
光的局域化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囚禁光子、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慢光效应、全光存储、光学传感等,这使得约束光的能力在现代光学科学中变得极其重要。众所周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可以被金属反射镜、光子带隙材料或全内反射所束缚,在这些情况下,辐射波由于对称性不相容或动量不匹配被完全禁止。反过来,一个态在任何开放系统中都能与外部辐射波耦合,并不可避免地会损失能量。然而,连续谱中束缚态(Bound state
“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国内外智能制造战略的相继提出,使得全球工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满足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要求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集成过程控制、工厂运营和业务系统的“智能工厂”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其首要目标是最优地利用工厂资产,同时实现以接近零事故和持续的环保、安全生产。在过程控制中,双层结构预测控制被公认为是复杂过
近年来,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我国也正面临着由此带来的雾霾等环境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统一共识。在低碳背景下,供应链是碳排放最主要的载体,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碳排放量要远远超过企业自身的碳排放量,故供应链碳减排问题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术研究上的挑战性课题。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也引起了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许
在制造系统中,科学合理的资源调度方案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传统单一品种大批量的制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兴起,制造企业开始对制造车间的设备不断升级,制造自动化的程度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在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的组织方式下,如何进行生产资源的优化调度,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制造企业,特别是离散型制造企业践行智能制造,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流控技术已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生物、医药、化学等领域中不可取代的技术手段。由于数值仿真技术及相关理论地成熟,人们能够通过理论手段分析预测微流控器件中流场的分布及变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器件设计、高性能实践操作并可以实现高层次的实验应用。PDMS材料在微流控领域的应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利用PDMS材料,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制备低成本的PDMS薄膜,并大量应用于微流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镍的需求不断增加。含镍品位较高的硫化镍矿日益枯竭,有效开发利用红土镍矿越来越受到重视。火法处理红土镍矿的工艺存在着能耗高、渣量大的缺点;湿法硫酸加压浸出工艺存在操作条件苛刻的问题,现有工艺存在有价组元综合利用率低的缺点。因此,开展红土镍矿高效分离、综合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红土镍矿综合利用工艺;设计了红土镍矿硫酸铵焙烧-水浸工艺流程;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因素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撑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产业,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已成为钢铁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铁矿粉烧结产生的烟气污染物排放种类多比重大,是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单一的烧结烟气污染物末端治理很难满足烟气污染物排放要求。本文对烧结烟气污染物采取全过程协同治理,开展生物质燃料源头控制污染物研究和循环烟气烧结污
基于在安全性、轻量化和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高强钢在汽车工业的轻量化材料中占据了最大的使用比重。采用高强度级别的材料,可以有效实现车身减重,从而降低能源消耗。目前,1500MPa级别的钢材仅能通过热冲压成形来制备。在汽车车身的应用上,热冲压成形钢的应用比例也在逐年提升。然而,就新一代热冲压成形钢而言,如何进一步提升强塑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将中锰钢的合金设计与淬火配分(Quenchin
汽车NVH是各大汽车主机厂高度关注与重点研究的领域,而风振噪声的控制控制的水平直接影响整车的NVH性能与水平,所以越来越受到各汽车主机厂和用户的重视与关注。然而,传统的风振噪声预测方法难于充分考虑车速、侧风及车窗开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模型的预测精度不高,计算效率偏低,给整车产品的风振噪声特性分析造成困难,制约了汽车风振噪声性能优化与提升的水平。因此,开展汽车风振噪声快速准确的预测模型及控制方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