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区域化发展中,欧洲起步最早,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较为成熟。然而东亚地区是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区域化发展缓慢,因此透过对欧洲一体化的要素分析得出对东亚合作发展模式的启迪。欧洲一体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做是一个成员利益不断整合、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员国之间不断的适时调整利益的切合点从而推动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虽然有时国家利益与共同体的整体利益是会发生冲突,但是共同体总是会运用灵活的处事方式妥协平衡各种利益,把共同体的利益与各成员国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在谈判协调中妥协,在妥协中处理矛盾,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一揽子协议”、“可调整的汇率”“双重多数表决制”正是欧洲在一体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妥协折中的灵活处事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法德两国更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成为无法替的决定力量,它们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发动机、助力器。欧洲模式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与欧洲区域合作相比,东亚合作起步较晚,由于受历史、文化、经济等上的影响,东亚合作的整合需要花费比欧洲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致力于区域化的建设。要将区域合作的发展当成是一个奋斗目标,不论这期间会遇上多少困难,都不断的朝着目标前进。然而欧洲合作的模式给我们的不是单一的模型,我们不要盲目的去效仿欧洲的模式,不要以欧洲模式为发展区域化的唯一路径,更不要妄图削足适履来突破东亚一体化发展的瓶颈。以理性的认识,独特的方式实现东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欧洲与东亚之间区域合作的现实性因素的分析,找到差异性,了解东亚合作发展的支撑力量,找到东亚合作停滞不前的症结所在,并通过对东亚合作的一些理性思考,引发对未来发展东亚合作新的思路。打破在东亚地区欧洲模式的万能性,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道路。并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着探寻东亚合作的模式:多元机制框架下合作的发展模式、次区域一区域一体化渐进的发展模式、第一轨道与的第二轨道互动发展模式。这三个模式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发展东亚合作,通过这些不同模式的交互作用来解决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使东亚合作在不同层次上通力合作促成东亚区域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