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较为典型的类型,休闲农庄的经营模式大致是以当地农民为经营主体,主要承载当地的民风民俗、乡土风情,并以向城市居民游客推销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乡村休闲旅游模式。近年来,休闲农庄因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较高,而成为越来越受人青睐的一种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今后,休闲农庄将朝着更为高层的模式发展,将主要以休闲和度假游为主,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将更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休闲农庄的建设也将更加趋向生态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品牌化的方向。一直以来,休闲农庄规划研究都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天津作为大型城市,农业区县占其所辖面积的70%左右,农业休闲旅游已成天津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天津市从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规划设计了现代农业展示、市民农事参与、生态旅游观光、农家生活体验游、娱乐休闲游、乡村风情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产品,而提高其景观规划水平不仅是未来休闲农庄发展必经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天津农业旅游水平的重要保障。本论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休闲农庄建设规划的基础经验上,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实地考察和分类调查等方式,通过运用生态学理论体系、文化理论体系、植物研究体系、景观设计理论体系等理论知识,对天津典型的休闲农庄进行调研,着重分析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休闲农庄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两类休闲主题庄园,进一步探讨提升天津休闲农庄景观规划水平的具体措施,总结出适合天津休闲农庄开发建设的建议,从而为提高天津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