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英海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先后于湖南音专、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中南部队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是当代中国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
他毕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对我国民族风格的多声部音乐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在和声理论研究、民族风格作品的创作、民族调式和声的教学中,都卓有建树,著有《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等著作。与此同时,他的理论研究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创作,涉足于声乐、器乐、电影、电视剧、舞蹈等各个领域。经他改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夕阳萧鼓》、《阳关三叠》等作品己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而其歌曲在中国音乐作品宝库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如他改编的民歌《小河淌水》、《在银色的月光下》、《嘎俄丽泰》等声乐作品已成为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范本。1987年出版的歌曲集《春晓》更是其典范之作,其中的古诗词歌曲《枫桥夜泊》是其声乐创作的巅峰之作,这首歌曲被誉为“新时期艺术歌曲的里程碑”。
本文以他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集《春晓》作为分析蓝本,对其创作思想、创作技法进行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的分析,并得出结论——他的创作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将旋律、技法、民族精神、社会融于一种体裁的方式,开创了中国歌曲创作的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