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区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关系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育龄妇女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分析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与非缺铁性贫血妇女的膳食摄入状况的差异,探讨影响IDA的膳食因素。方法从参加健康体检的妇女中,选择了200例确诊为IDA的育龄妇女(中晚期孕妇120例,非孕妇80例)(以下称为贫血组),同时选择200例非IDA妇女作为对照(以下称为对照组),利用24h回顾法对其膳食状况进行调查。比较两类妇女的膳食各种营养素摄入水平和食物结构,分析了IDA与非IDA妇女膳食营养的差异。结果1、铁的摄入量:中孕期及非孕期妇女铁的摄入量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适宜摄入量(AI)水平;晚孕贫血妇女铁的摄入量未达A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贫血妇女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视黄醇当量的摄入及非孕贫血妇女能量、锌、维生素E的摄入偏低(P<0.05)。3、与RNI或AI相比,贫血妇女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及非孕贫血妇女能量、维生素E、锌、视黄醇当量的摄入不足。4、膳食结构:与对照组相比,贫血孕妇水产品、蔬菜摄入偏低,水果摄入过多(P<0.05);非孕贫血组水产品、肉类摄入偏低(P<0.05)。贫血妇女蛋白质供热比偏低,非孕贫血组植物性食品比例过高,晚餐热比偏高(P<0.05)。结论:1、铁摄入不足是晚孕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膳食因素;中孕期及非孕期IDA妇女的膳食铁含量充足,铁的生物利用率低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2、能量、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视黄醇当量等营养素的缺乏与IDA的发生有关。3、IDA育龄妇女膳食构成以植物性食品为主,水产品、肉类摄入偏少;三餐结构不合理。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干部组织承诺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建立有效的学生干部管理途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使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