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洪区作为沈阳市城区外延、工业转移的首要承载区,建设用地供给压力逐年增大,耕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是制约未来于洪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目前于洪区耕地资源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就是怎么样才能够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各个产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最终能够达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于洪区耕地资源很大一部分处于城乡结合部,在国内针对城乡结合部耕地资源预测和变化因素的研究还不多见,这些地区是城乡二元矛盾冲突的焦点地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郊型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包含着矛盾的冲突与协调、利益关系的分配与再分配,随着主要城区耕地资源的紧张,这类地区必然成为我国未来土地开发的热点地区,因此对城郊型地区耕地资源的预测和变化因素研究对同类型地区的耕地资源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这一背景下,论文创新性的将预测和变化因素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引入到耕地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来。深入分析了辽宁省和沈阳市耕地资源发展态势与发展格局、于洪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利用特点、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规律、最适合该区耕地资源变化趋势预测的模型、于洪区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变化因素,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影响耕地减少的变化因素和变化规律。论文还系统的提出了于洪区耕地资源预测和变化因素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本文不仅对于洪区增强耕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于洪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对全国其他类似的城郊结合型区域的耕地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于洪区耕地资源利用的地域差异不太明显、耕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趋势是随着未利用地和耕地的显著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