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民事诉权控制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利是受到法律确认和保护的利益。在现代法治体系中,传统的绝对自由主义权利观逐渐被扬弃,任何权利皆不得滥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及2007年4月1日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实施,民事诉讼门槛有所降低,加之目前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提出的以建立立案登记制度取代目前的立案审查制度以确保当事人起诉权利的普遍呼声,当事人启动民事诉讼的风险有所减少,“滥用民事诉权”现象有增加趋势。由于我国立法对“滥用民事诉权”行为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及法律规制,“滥用民事诉权”问题已经成为司法公正的瓶颈之一。据此,本文运用诉权理论,从“滥用民事诉权”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入手,使纷繁复杂的滥用民事诉权的行为具有统一的识别标准,通过分析滥用民事诉权控制与诉权保障之间的关系,比较国外较为完善的有关“滥用民事诉权”的界定及规范机制,最终提出我国关于“滥用民事诉权”认定及规制的建构设想,从而确保民事诉权的正当行使。文章分五部分阐述论题。第一部分是滥用民事诉权的内涵。从民事诉权理论出发,阐明民事诉权表现形式,进而比较分析国内外滥用民事诉权的理论学说,导出滥用民事诉权的概念,并通过区别滥用一般权利和滥用诉讼权利,进一步明确滥用民事诉权的内涵。第二部分是滥用民事诉权的危害、识别及类型。此部分将先行介绍滥用民事诉权的危害,并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滥用民事诉权的识别进行阐述,进而分析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滥用民事诉权的情形。第三部分为滥用民事诉权控制的理论依据。将分别从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及滥用诉权控制与诉权保障的关系着手,为滥用诉权控制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国外滥用民事诉权控制立法例及司法实践。通过比较分析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立法例及司法实践,为下一部分关于建构我国滥用民事诉权控制的设想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第五部分为关于建构我国滥用民事诉权控制的设想。分别从程序法方面的控制和实体法方面的控制提出规制我国滥用民事诉权的具体构想。
其他文献
为了解我国冰壶运动科研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录的1991~2010年国内体育专业期刊以及优秀硕博学位论文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是从属于唯意志论的一种哲学观,他的生存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是唯意志论学说的两块基石.唯意志论宣称意志是万物生存的最高原则,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该病用药复杂、多样,本文
NO2是大气对流层的一种痕量气体,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监测指标,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特殊的地形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使得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中许多理论和规律,都是直接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物理学中常常出现的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的争论也是要靠实验来加以判断.实验常常又成为纠
公务员考试录用是公务员制度中的进口环节。当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虽已渐成体系,并从总体上规范了考试录用的方式、方法、条件和程序,明确了各类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并设定
市民社会是源于西方语境下的一种历史存在和学术范畴,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复兴与拓展,“市民社会’’的建构逐渐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事件。中国学术界对市民社会的集
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处置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对于妥善解决事件危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我国社会转型、大众媒体市场化改革、我国政府执政理念转变的大环境下,研究突
关于海明威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系统讨论海明威之“渔”的却不多,从文化记忆与性属行为双重视角研究海明威之“渔”的则是“奇货”。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大鱼”不是一般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