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基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开发绿色高效的能源存储及转换装置迫在眉睫。超级电容器在各种能源存储设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材料。聚苯胺作为典型的赝电容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制备简单及成本低的优点,但其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稳定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设计了不同的聚苯胺基二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1)以废旧电路板的基板为原料,通过碳化及KOH活化的方式制备了多级孔碳材料(HPC),然后将其与苯胺进行原位聚合制得电路板基多级孔碳/聚苯胺(HPC/PANI)复合材料。研究了单一组分的电化学性能,分析了苯胺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1 A/g时,比电容为520 F/g,循环1500次后初始容量保留率为81.2%,相对单一组分显示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随着苯胺用量的增大,比电容先升高再减小;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HPC/PANI//AC在62.4 W/kg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为9.3 Wh/kg,当功率密度升至2500 W/kg时,能量密度仍能保持在6.5 Wh/kg。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2)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尺寸约为2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以其为硬模板,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为原料,利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和层层组装技术,成功制备了层层包覆的(PANI/f-MWCNTs)_n复合空心微球,并研究了组装层数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多,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电容值达到454.0 F/g,当电流密度增大到4 A/g,容量保持率为63%,且经过1000次循环后,电容保留率为40.7%,显示出了良好的电容保持性能。这意味着多壁碳纳米管的引入提高了聚苯胺的固有电导率,加速了电子传递速度,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3)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聚苯乙烯微球(500 nm),以其为硬模板制备了中空结构PANI微球;通过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Au纳米颗粒(AuNPs),再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中空结构PANI/AuNPs复合微球。研究了AuNPs在PANI空心微球表面的负载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uNPs与PANI具有协同互补效应,能够改善电解液离子的迁移速度,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当AuNPs的负载量为9.47%时,复合材料的比容量为407 F/g,且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组装的对称器件显示了较高的能量密度,达到7.89 Wh/kg。
其他文献
青年教师一般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或者从事教学活动时间较短,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一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课堂教学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的驾驭课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
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进水塔基础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强度安全由完建工况下1号机组进水塔基础应力控制。材料力学分析法和空间有限元分析法对1号机组进水塔基础的计算结果表明:进
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作为主要材料,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结构的安全,因此高速公路桥涵结构施工质量是工程顺便进行的保证,因此在工程上必须对此足够的重视。
研究了甘蔗渣粉末对Cr(Ⅵ)的吸附作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液p H值、甘蔗渣粉末量、吸附时间、温度、Cr(Ⅵ)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甘蔗渣粉末对废水中Cr(Ⅵ)的
一、目的:运用中药植物[类似(BMP)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纤维蛋白,微量元素及糖多糖类,激活骨细胞,诱导干细胞成骨,诱导肌卫星细胞、干细胞修复肌腱韧带。实现生理预防骨关节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原线虫之一,与真菌、细菌等病原物一样,根结线虫也会分泌效应分子到寄主植物中,诱发寄主的效应分子触发免疫反应(effect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