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结直肠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结直肠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证据方法:收集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期间收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肠镜病理确诊的新发结直肠癌,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诊断为结直肠癌(ICD10)的患者病例,选择年龄相差3岁以内,性别相同的同期收治的非癌症、非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包括姓名、年龄、BMI、个人生活史等一般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慢性胃炎、结肠息肉等既往病史,实验室指标包括:纤维蛋白酶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白蛋白等血清指标。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样本的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对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与χ~2检验,计算各暴露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生的比数比(OR值)估计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95%CI),多因素相关分类变量采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因素相关连续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值取双向,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胃病史、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阑尾炎、肠息肉病史、BMI(Body Mass Index)、纤维蛋白原、CEA、与结直肠癌发病有关;高血压病、家族史、胆囊息肉、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与结直肠癌发病无显著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OR=5.396,P<0.01)、吸烟(OR=2.889,P=0.012)、饮酒(OR=10.757,P<0.01)、慢性胆囊炎(OR=5.006,P=0.024)为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t=5.944,P<0.01)、极低密度脂蛋白(t=3.987,P<0.01)、载脂蛋白a1(t=5.906,P<0.01)、载脂蛋白b(t=4.029,P<0.01)、总胆固醇(t=4.739,P<0.01)、纤维蛋白原(t=2.361,P=0.019)、CEA(t=1.985,P=0.049)对结直肠癌有显著影响。结论:1、糖尿病、吸烟、饮酒、慢性胆囊炎是结直肠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纤维蛋白原、CEA高提示发生结直肠癌可能性大,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水平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密切相关,有效控制指标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