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者对于劳工研究的兴趣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富士康连跳事件发生之后,更加速了这一方面的深入探究。在此背景下,笔者前往了一个河北的民营商砼工厂进行实地调研。这是一个位于工业开发区的民营企业,该工厂管理层由职业经理人团队与企业主团队构成,员工里既有当地人也有外地人,各自成立小圈子,入厂后了解到该工厂的离职率很高,这些引起了我的兴趣,是什么导致了如此高的离职率?民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后又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呢?随着与访谈对象互动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企业管理层将属于人事部门的职能下放到给中层领导,由于其管理方式存在着经验性的管理,表现为谩骂式管理,分配工作与日常奖惩则体现出关系性和地域性,也就不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这引起了别的基层员工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由此导致了在前年工厂一次较大的规模的集体离职事件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转。因此,民营企业如何改善员工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访谈法和观察法,主要对公司上层,中层和下层三类不同地位的代表人物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在员工关系上所遇到的问题。在本文的第三部分研究该工厂员工关系的时候,重点从员工的角度对该企业现阶段所存在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之后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从管理层的角度对双方的分歧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引入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监管之后并不能完全缓解以往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双方由于中层领导的经验性管理,缺乏足够的交流,形成了两者交流的断层;二是管理层缺乏对员工诉求的了解和及时的反馈,其三是管理层只重视表面问题的解决,缺乏对自身管理的反思性。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介入方案,即企业社会工作可以作为第三方进行介入,一方面服务于基层员工,帮助他们表达诉求,把以引发矛盾的事件妥善处理,建立起危机处理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是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方式,在企业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帮助企业更好的其了解员工的意见,促进双方的沟通,最终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