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领先并最具典型意义的产业之一。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非常显著并相互关联的重大变化,一是产业链的全球化,二是火规模的跨国界重组。这两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组织结构。
我国政策的初衷是通过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引进技术,来提高中国汽车产业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从而带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增强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一初衷却没有实现。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没有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实质性的提高,反而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对合资公司的产品开发进行了牵制,导致了中国汽车产业越来越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从而陷入了“引进—国产化—再引进”的怪圈。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数据的整理,对中国现阶段两种主要发展模式:合资模式、自主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别指出其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期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各种发展模式在不同时间段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之后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