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中TCT漏诊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宫颈癌筛查中TCT阴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寻找TCT漏诊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宫颈活检提示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且活检前有TCT检查结果的患者451例,根据术前TCT结果分为两组:TCT阴性组231人,TCT阳性组220人,回顾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对两组患者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TCT漏诊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果1.TCT阴性的CIN及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总结1)231例TCT阴性组患者年龄、妊娠次数、HPV阳性率、病变面积、病变累及象限数均低于TCT阳性组患者,但其具有临床表现及宫颈治疗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CT阳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阴性组组织学诊断为低级别病变、ECC及锥切诊断阴性人数高于TCT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TCT阴性的宫颈癌患者有临床表现比例低于TCT阳性组,阴道镜表现为低度CIN及宫颈锥切检出宫颈癌比例更高。8例TCT阴性的宫颈癌患者中,有4例鳞癌、3例腺癌、1例腺鳞癌,腺鳞比(3:4)高于TCT阳性患者(2:17)。宫颈癌FIGO分期有3例IA1、3例IB1、1例IIIB、1例IIIC。2.TCT漏诊CIN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分析年龄<35岁、妊娠<3次、病变/宫颈面积<50%、有临床表现和宫颈治疗史、HPV阴性是TCT漏诊CIN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年龄、妊娠次数及病变面积与TCT假阴性风险成反比,临床表现、宫颈治疗史与TCT假阴性风险成正比。HPV结果中TCT假阴性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HPV阴性、16/18型HPV感染、其他高危型感染、低危型HPV感染。结论TCT初筛漏诊的CIN及宫颈癌患者年龄小、妊娠次数少,有临床表现及宫颈治疗史比例高,HPV阳性率低,阴道镜下病变面积小、病变累及象限数少,宫颈活检多为低级别上皮内病变,ECC及宫颈锥切阴性比例高。对于有临床表现及宫颈治疗史的TCT阴性患者,应结合其年龄、妊娠次数、HPV及阴道镜特点判断其TCT假阴性风险。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巨型囊泡(Giant vesicle,GV)是一种直径在1~100μm的球形脂质囊泡结构,因其尺寸和膜结构与细胞相似,作为细胞及细胞膜模型被广泛用于模拟细胞大小隔室、膜行为以及功能等研究。电形成法是GV制备最常用的的方法之一,但是在离子浓度高于50 mmol/L的溶液条件下很难有效产生GV,这极大限制了电形成法在生理盐水等高浓度离子溶液条件下的应用。研究发现,离子主要通过对脂质膜的影响和电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的罹患率达1-2%。其临床上表现以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选择性、进行性丧失和残存DA能神经元内Lewy小
背景:研究了癌症相关性缺血性脑梗死(CAI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构建了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了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8例患有癌症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癌症组。另外,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接受常规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了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数据和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逐步
目的分析我科初诊成人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200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CD200表达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2018年4月-2020年12月初诊的86例成人AML(非M3)患者。收集这些病人的临床信息,同时随访病人的生存情况,分析CD200表达情况与1年生存(OS)率的关系。对其中进行了化疗的AML患者进一步评估,分析CD20
背景冠心病(CHD)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带来经济负担,心肌梗死(MI)引起的心肌缺氧和缺血最终将发展为心力衰竭(HF),因此心梗后的血管新生对挽救心肌和改善心功能极其重要。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 P1在缺氧微环境下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表达变化以及Fox P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缺氧细胞培养箱培养HUVEC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Fox P1转录水平和蛋白水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住院的20 NPSLE患者为研究组。统计分析20例NPSLE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脑脊液、脑核磁共振、治疗方案及预后。选取同期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运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估维持性血压透析(MHD)患者10年内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MOF)及髋关节骨折(HF)风险,并探讨骨折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03-2020.09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FRAX评估所需信息,并计算出每位研究对象的骨折风险。研究的指标包括一般信息、Ca、P、iPTH、ALP及FGF-23等,分析它们是否是骨折风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对患者脑梗死后焦虑抑郁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2018年9月-2019年10月,将该期间来我院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正念冥想训练,14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给予正念冥想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EUS-FNA)对于Ig G4相关性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Ig G4相关性胆胰疾病患者25例。分别利用EUS、MRI/MRCP、CT检查方法观察患者,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等指标。同时于患者EUS-FNA术后7天、1个月、1年随访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栓(PVT)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失代偿事件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因肝硬化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纳入117名肝硬化PVT和125名肝硬化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来减少偏倚。分析了肝硬化非肿瘤性PVT的临床特征和其对肝硬化失代偿、生存率的影响。结果:PVT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5(8.0-23.0)月,非PVT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