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改善深圳市布吉河水质状况,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结合起来的强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EHYBFAS,Enhanced Hybrid Bioflim-Activated Sludge)污水处理工艺成功应用于深圳市布吉河水质净化厂。本课题从EHYBFAS工艺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特性方面展开研究,探求合理的运行参数和工况,以确保该工艺的脱氮效果,使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1B标准,改善布吉河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 结合深圳市布吉河水质净化厂EHYBFAS工艺实际工程,开展了近15个月的现场小试实验研究。本试验共进行了好氧区溶解氧因素试验、水力停留时间因素试验、污泥龄因素试验、pH值因素试验、进水TCOD/TN比因素试验等5个工况的优化研究工作。获得最佳SND脱氮效果的工况参数为:好氧区DO=3.0mg/L左右,较佳的水力停留时间为HRT=8.6h,污泥龄SRT=10天,pH=7.5左右,进水TCOD/TN=9.0~12.0,SVI=35~55mL/g。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在HRT=5.0h时,出水CODcr、TN等指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出水NH3-N未能稳定达标,水力停留时间较短限制了系统脱氮的效果。 通过生物膜及活性污泥特性试验可知,系统中生物膜上的活性生物量约占系统总活性生物量93%,说明生物膜在复合工艺中占据处理过程的绝对优势;通过MPN法对微生物脱氮功能种群的跟踪检测可知,参与氮循环作用的氨化菌、硝化菌、亚硝化菌、反硝化菌等4类细菌几乎全部存在于生物膜上,说明附着型生长的微生物在处理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好氧区反硝化菌的大量存在,从微生物学角度解释了SND存在的现象。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数量比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低数个数量级,这也正是系统脱氮效果不佳的内在原因。 通过工况优化试验研究及SND脱氮机理的初步分析,对实际工程的脱氮提出两点改进措施,即提高溶解氧至4.0mg/L和提高pH至7.5左右,实际工程的SND脱氮效果有所改善。 本研究也说明,EHYBFAS工艺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且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及管理方便,经过进一步的完善,有较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