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化镓和磷砷化镓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产品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等领域,是中国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相关产业的产能向中国相对集中,此类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含砷废水和危险性含砷废渣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日益受到重视。LED含砷废水是一种特殊的含砷废水,通常采用经典的钙铁系沉淀工艺。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工程经验,LED含砷废水处理工程多沿用以往传统工业含砷废水的操作方式和运行参数。本文以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的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钙铁系沉淀工艺对LED含砷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了针对LED含砷废水的高效运行技术。主要研究成果为:(1)高浓度磷砷废水现有投药方法难以避免在低浓度、高含固量的废水中投药,导致药剂利用率低,投药量高,泥渣量大。磷砷废水泥渣量占系统总泥量的80%以上,是泥渣减量化研究的主要内容。(2)提出以单位药剂除砷量作为衡量药剂利用效率的综合指标,研究了药剂利用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代数拟合投药法和定额投药法,改进后的投药方式可使磷砷废水投药量和泥渣量降低20%以上。(3)低浓度含砷废水出水达标率低,导致排放率低,循环水量占总水量的80%~90%,系统处理效率降低,投药量和泥渣量增大。(4)针对不同的排放标准要求,对低浓度含砷废水处理提出两种改进途径:若执行0.5mg/L排放标准,维持沉淀剂和现有投药量不变,改变操作方式,提高外排水量,进而降低循环水量和投药量;若执行0.1mg/L排放标准,更换更为高效、稳定的403型除砷剂。(5)对全系统进行运行成本分析,系统改进后可将运行成本降低24%,具有一定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