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醇对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CX32和CX43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la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致痫大鼠海马组织CX43、CX32表达的变化及辛醇干预后的影响,探讨CX43、CX32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辛醇的抗痫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KA致痫组、辛醇干预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4组。在立体定位仪下,将浓度为1μg/μL KA注射到大鼠右侧杏仁核制备癫痫模型。KA致痫组、辛醇干预组和DMSO对照组3组再按KA注射后3、6、12、24h和7d分为5个亚组。辛醇干预组于注射KA前30min按体质量5mmol/kg腹腔注射辛醇(辛醇溶于DMSO),DMSO对照组注射KA前30min腹腔内单纯注射等量DMSO。健康对照组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处理。采用行为学评分(Patel评分)评价致痫大鼠的痫性发作程度并记录其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应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X43和CX32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X32的表达定位。结果:HE染色显示KA致痫组和辛醇干预组海马CA2、CA3区自注入KA3h开始出现轻度水肿,3~24h水肿程度随时程逐渐加重,至7d水肿基本消失,但辛醇干预组的水肿程度较KA致痫组各时程明显减轻。与健康对照组比较,KA致痫组和辛醇干预组海马CA3、CA4区神经元数量随时程逐渐减少(均P<0.01),但辛醇干预组神经元减少幅度较KA致痫组轻(P<0.01)。KA致痫组和辛醇干预组海马各区CX43和CX32的表达随时程逐渐增多,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辛醇干预组CX43和CX32的表达较KA致痫组下降(均P<0.01)。DMSO组与KA致痫组比较,CX43和CX3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X32的免疫荧光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浆,KA致痫组和辛醇干预组的荧光强度均较健康对照组增强,但辛醇干预组的荧光强度较KA致痫组弱。致痫后3h内辛醇干预组痫性发作评分(Patel评分)较KA致痫组明显下降(P<0.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结论:KA致痫后海马各区CX32、CX43表达逐渐增强,使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缝隙连接偶联增加,促进了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辛醇减少了CX32、CX43的表达,减轻了脑水肿程度,延长了癫痫发作潜伏期,降低了癫痫发作程度,具有较明显的抗癫痫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了解初产妇的分娩恐惧现状,并且结合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静默疗法对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对于采用不同干预方法的初产妇进行分娩恐惧状况调查,研究静默疗法对
目的:探讨ICP胎盘中FXR、BSEP的表达,以及母、脐血清中CG(甘胆酸)水平的变化,进而从胎盘角度探讨ICP发病机制。方法:以35例ICP患者为ICP组,对照组为40例正常妊娠者。采用放射
目的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同科室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同源性,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型并通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影响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和目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较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0.5%-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