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语音差别来说,世界上的语言总体可以分为两类:声调语言(tonal language)和语调语言(intonational language)。汉语属于声调语言,而英语属于语调语言。声调语言是指在单词层面用声调来区分意义的语言。众所周知,汉语的每个音节除了由元音辅音组成外,还有一个附在上面的声调,而这个声调起着区别或改变字义的重要作用。这并不意味着汉语的句子就没有语调,汉语句子的语调显示在语句末尾的重读汉字上。由于汉语的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声调,语调就必然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与声调语言对应的是语调语言,语调语言是指那些在词组或句子层面上用声调区分意义的语言。英语不同于汉语,英语单词的声调不能改变它的词义。所以在英语中,单词无固定的声调,但当把英语的词用在语句中时,就要按照说话者的态度或口气,给它加上一定类型的语调。英语的语调在口语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表明说话者的态度语气,还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重点。另外,语调又是韵律的主要内容。英语语音教学的大量实践表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感到难以掌握的音段音位只是少数几个元音和辅音,并非全部。学习中真正的难点却是重音、节奏、停顿和语调等语言的韵律特征。韵律是口语产出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韵律特征把握不准会造成很多的误会和语用失误。英语倾向于在重要音节和新信息上使用升调,表达已知信息或在语句结束时使用降调或平调。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韵律的信息功能方面着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国学习者使用韵律特征标记信息状态的特点以及产生该种标记特点的原因,旨在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韵律规则,从而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减少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并为英语语音教学提供一些启发。本文以兰州理工大学12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并设计卡片游戏、感知测验、语句朗读三种实验任务,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的话语进行录音,建立语料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韵律标记分析。首先对卡片游戏中产生的形容词+名词短语进行听辨得出学习者话语中重音位置的比例;感知测验中,将学习者对信息状态正确分类的结果进行汇总并计算出每组分类结果;最后,语句朗读任务中,分析8对新旧词汇中音高重音的不同类型。在定量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学习者实现新信息和旧信息对立的韵律特征。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学习者产生与本族语者不同韵律特征(英语本族语者对话语中新旧信息韵律标记的特征可由前人的研究得知)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理工大学英语学习者标记信息状态的韵律特征显示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对学习者而言,新信息通常是音高重音(pitch accent)落下的位置,而对于旧信息的标记却并不明显。除此之外,学习者更倾向于在形容词+名词短语中的最后一个单词中落下重音而不管其是否是新信息或旧信息。同时,学习者对新旧信息的感知并不明显。另外,学习者主要使用两种音高类型(H*L、L*H)来标记新信息,他们对于有话语中新旧信息上音高类型的选择会受到不同句型的影响。同时,对旧信息的标记而言,四种音高类型(H*L、L*H、LH*、L*)均被学习者使用,且由前人对本族语者信息状态韵律标记的研究结果可知,本族语者倾向于使用L*类型的音高重音标记旧信息。由此可以得出部分学习者可以像本族语者一样实现对旧信息音高类型的正确标记。另外,学习者之所以产生与本族语者不同的标记特征的原因主要是英、汉语两种语言在语调、韵律方面巨大差异导致的母语负迁移,同时也可能是由学习者对韵律知识的掌握不足以及缺乏相关语音训练等造成。本研究旨在深化信息状态与韵律特征的认识,丰富二语习得过程中韵律特征的运用和实践领域;本研究试图通过采用声学研究软件Praa的辅助为学习者英语语调的研究展示新的视角,试图拓展信息状态研究的范围,展示韵律特征与信息状态相结合有效方法,为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和英语语音教学的创新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参考。